客观来说,十八岁以后的人生应该我们自己来摸索。十八岁之后,我们是完全行事人,需要对我们人生负责任的应该是我们自己,法律上的规定也是如此。
可实际上,有的人到三十岁,依然精神上断不了奶。周围人给的建议,依然盲从,没有自己的思考。有的时候有自己的思考,也会因为外界一些阻力,而放弃自己的主张。
比如自己毕业了,想到外面的城市,去闯荡扎根。可是父母却情深理切的劝你回到老家的县城找工作,成家立业。这就是人生的十字路口。如果这个时候,你对自己的人生没有太多思考,没有规划和安排,也许很容易就禁不住父母亲戚说几句,你就顺从地回到老地方。
如果你认真思考了自己的人生,你有了具体的规划和安排,你父母姐弟即使说再多的话,也许你都可以不在意,依然坚持自己的主张。
当然既然你坚持了你的主张,以后过的好或者不好,结果都是你承担,也没有可以哭诉的途径。可即使你放弃了自己的主张,听从他们的话,以后你过得好或者不好,结果也一样是你承担啊。
不管如何你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要承担者呀,可是有些人却很执迷不悟,认为自己不做思考和选择,那结果就不用自己承担。如果过的不好,我就可以埋怨他们,而不是自己了。
可是你埋怨他们,你就不用承担听信这个选择给你人生带来的困扰了吗?你所产生的失望,埋怨,这些负面情绪,他们可以替你承担吗?他们有这个责任和义务来围绕你转吗?显然这都不可能。
能够全面客观懂自己内心需求和追求的,永远是自己呀,可有的时候,我们会和内心失联,而盲目追随周围的人。结果转了一圈才发现,没有人真正懂你,没有人多关心你过的好不好,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生活。
也许成长是要伴随着迷茫,也许成长是要伴随着跌跌撞撞,也许成长就是要伴随着寻找周围人的关注,最后发现成长是一个人的事。
人生唯一的成功应该是更好地成为自己,而不是成为更好的别人。别人再好和自己无关,毕竟人生路途不一样,所以纵横之间没法相比,更别说某一切点之间进行比较。所以削足适履,盲目攀比跟随,只会离自己越来越远。而找到自己想做的事,进一步有进一步的欢喜,进退之间只要是遵从内心的渴望去做的,就没什么好怨天尤人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