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六六曾经写过一本书,叫《双面胶》,讲的是一个家庭的婆媳矛盾如何发展成了家庭的悲剧,本来恩爱的夫妻,因为一次激烈的冲突,儿子在婆婆的怂恿下杀死了自己的妻子。这当然是一种非常夸张和戏剧化的表达,但也确实说尽了婆婆、媳妇、老公三人相处的艰难。
为什么婆婆和媳妇之间的相处这么难?夫妻究竟该如何理顺与上一代的关系?这一讲,我就来讲讲这个家庭中的千古难题:婆媳关系。
婆媳的关系为什么这么难处理?表面的原因很简单:老公是自己选的,但婆婆不是,而是“买一赠一送的”。媳妇跟老公之间多少是有感情的,不然也不会结婚,可是跟婆婆却未必。很多女性是只爱自己的老公,并不喜欢老公的妈妈。而一旦两个不爱的人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要配合着一起做事,自然就会有很大的问题。
有的人可能会想:一家人要相亲相爱才对,妻子如果不爱自己的婆婆,那就是妻子不对,是她不孝顺。并非如此。如果说,夫妻之间是靠情感联结在一起的,是讲情不讲理的。那婆婆和媳妇之间,反而是讲理不讲情的。婆婆和媳妇是要靠尊重和规则来维持的,即使彼此不那么喜欢对方,也需要保持一份表面的尊重,为了这个家和共同爱的人。
可是,有时候保持这种表面的尊重也很难。这背后又有更深的心理原因。
婆媳争吵的核心是家庭角色
我见过一个家庭,最初婆婆和媳妇不住在一起,一家人都相安无事。后来有了孩子,婆婆就到家里来帮着带孩子,矛盾开始出现了。
媳妇对婆婆每次洗碗了有没有把碗晾干,孩子喂奶的频率,教孩子的方式都有很大的意见。而婆婆呢,听到媳妇的这些意见,就是沉默不说话,但暗地里却一点都不改。于是就变成了媳妇追着婆婆说:“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而婆婆用沉默抵抗。家里的老公呢,看妈妈这么委屈,有时候就帮妈妈。妻子和丈夫的关系也开始不好了。
这个媳妇到底在说什么呢?当一个家庭有另一个女人出现的时候,两个女人之间实际上是有一定竞争关系的。除了竞争丈夫的情感之外,一个核心的问题是:这个家到底谁说了算?谁才是这个家庭真正的主人?
从这个角度,你可以理解这个媳妇所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为了告诉婆婆:我才是这个家里的主人,你得听我的。如果在这件事上没有得到确认,那么孩子的养育方式、家具的摆放、家里该做什么菜,以及老公应该听谁的,都会变成争论的议题。有些婆婆愿意顺从这个规则,“听你的就听你的,我承认这是你家”。但并不是所有的婆婆都愿意承认这一点。
一来,家里的老公是自己这么多年拉扯大的,妈妈和儿子的感情恐怕不会比夫妻感情浅,儿子也不能娶了媳妇就忘了娘。二来,人们都说尊老爱幼,自己年纪比媳妇大,养孩子也比媳妇有经验,凭什么都听媳妇的?三来,自己是来帮着带孩子的,这么辛苦,媳妇连一句感激的话都没有,还到处埋怨,凭什么呢?
婆婆的抱怨也不是没有道理。这时候老公就左右为难了,该帮妈妈,还是该帮媳妇呢?有些老公马上会倾向于帮妈妈了,另一些老公呢,就会说:“看具体的事,谁有道理帮谁。”看起来很明事理,其实是逃避了问题。
因为,婆婆和媳妇不是为具体的事情争吵,而是为事情背后的家庭角色,也就是谁是这个家里的女主人而争吵。无论具体的事情是什么样的,老公必须在这件事上有所表态。
解决婆媳难题需要夫妻统一阵营
那究竟该听谁的呢?我的答案是,听妻子的。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我为什么敢完全一边倒?
上一讲我曾经说过,在家庭关系里,夫妻是家里最重要的子系统,也是家里的支柱。如果夫妻中的一方和孩子结成了联盟,而孤立另一方,那这个家庭就会变得不稳定。同样,如果夫妻中的一方和各自的原生家庭结盟,而把伴侣孤立,那夫妻的子系统就会失去它的功能,这同样会导致家庭的不稳定。
所以,当妻子和婆婆产生矛盾时,丈夫应该站在妻子这边来维护妻子的地位。其实,这个原则放在女婿跟丈母娘家的关系也适用。这跟具体的事情无关,而跟家里的位置有关。
如果丈夫跟妈妈表态:“妈,你就别多说了,我觉得还是应该听我老婆的。”老婆就知道丈夫是站在自己这一边的,自己才是家里的女主人,她就会学会行使女主人的职责,维持这个家的和谐和稳定,包括怎么处理和婆婆的关系,才能让家庭运转得更好一些。她就能和丈夫相互扶持,一起来商量这件事。
相反,如果妻子不确定自己是在家庭女主人的位置上,她就很难去思考怎么去维持家庭的和谐和稳定,而只会思考怎么去争夺这个位置。
这听起来像是公司或者组织的运作:要先确定了这个组织的领导核心,这个组织才能有效运作,来处理事情。而夫妻永远是这个家里的领导核心。妻子需要的不是一个虚幻的权力,而是丈夫实实在在地在情感上支持自己,和自己站在一边。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一起处理家庭里的各种难题,包括该怎么跟婆婆相处。
所以,如果说当好父母的关键是处理好夫妻关系,那处理好婆媳关系的关键,也还是处理好夫妻关系。只有夫妻站在同一阵线,和上一代的家庭成员之间有一定的边界,这个家才能正常运转。
曾有一对家庭,因为家里的矛盾来找我。这两家的父母,轮流来帮这对夫妻带孩子。本来这是挺好的事,却成了夫妻矛盾的开端。丈夫觉得妻子不待见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的父母很不公平,所以总是想出面来维护父母的利益。妻子同样维护她自己父母的利益。
有一天,他们带着孩子到公园里散步,有邻居碰到了,就说:“哇,这孩子好可爱。你们是谁在带这个孩子呢?”妻子随口说:“是我爸妈。”丈夫听了就很生气,回去就跟妻子说:“你凭什么只说你爸妈,不说我爸妈呢?他们这么辛苦,你怎么能提都不提他们呢?”妻子也很生气,说:“你也太敏感了,我说的不是我爸妈,明明是我们爸妈。再说了,你爸妈带孩子的时间,哪有我爸妈多?”两人就吵了起来。
这个家庭的问题在哪里呢?在于当他们在为谁家的父母功劳大争吵的时候,他们其实不是一对夫妻,而是各自家庭的代表。他们之间有一条明显的边界,把他们都归到了各自家庭的阵营。
这种错误的边界划分,在家庭生活的很多方面都会带来问题。比如,老公和他的父母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会用家乡的土话交流,而妻子听不懂这种土话。语言就是一种边界,把有共同语言的人划在一起,而把不懂这种语言的妻子划到了另一边。
每当这时候,妻子就会很生气。她觉得自己被排除在外了,可是又没法表达。她就会借孩子的理由说:“你们以后不要说土话,这样孩子以后混淆了,普通话就不标准了。”可是父母也会很生气,觉得媳妇是不可理喻,一家人就僵在那里了。还有一次,妻子看到有一个很好的民宿在做团购,就问老公要不要去那边度假。老公说:“好啊!爸妈这么辛苦,带他们也一起去吧!”妻子当时就觉得很扫兴,就说:“那不去了。”老公也很生气,觉得老婆对自己的父母有成见。
其实这些矛盾的背后,都是边界的问题。表面上,这对夫妻一直在吵的,是对方该不该这样对自己的父母,可是他们不明白,他们真正应该关心的问题是:究竟谁和谁才是真正的一家人。
夫妻的子系统是需要边界来保护的。只有夫妻站在一起,他们才会有那种“我们是一家的亲密的感觉”。
可是,一旦亲密关系出现了矛盾,夫妻都习惯从自己的父母那边去寻求帮助,也都习惯去维护自己父母的利益。当他们都跟自己的原生家庭更近的时候,夫妻的子系统就开始变得空心化了。两个人的关系,也会变得越来越冷漠。这是所有婆媳难题的根源。
而克服这个难题最难的地方,是父母和子女有天然的亲近感,但是却要克制这种亲近。和伴侣站在一起,自然就要和自己的原生家庭保持距离。父母总是疼自己的孩子的,甚至比自己的伴侣还疼爱一些。
就像一个陷入婆媳矛盾的婆婆说的:“我的儿子二十多年来,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都是我把他照顾得好好的,没让他受过一点委屈,吃过一点苦。可是他老婆对他一点都不好。我怎么能忍受他结了婚,反而过得不如从前了呢?”而这时候,儿子却要坚定地拒绝这种好,并跟妈妈说:“这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我们会处理好。”这很难,可是为了家庭的顺利运作,就必须做到。
划重点
1、婆婆和媳妇不是为具体的事情争吵,而是为事情背后的家庭角色,也就是谁是这个家里的女主人而争吵。
2、当妻子和婆婆产生矛盾时,丈夫应该站在妻子这边来维护妻子的地位。
3、只有夫妻站在同一阵线,和上一代的家庭成员之间有一定的边界,这个家才能正常运转。
思考题
你见过哪些相处得很好的婆媳关系?她们的相处有哪些特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大家交流。
我的奶奶和我妈妈是我见过相处得很好的婆媳关系。奶奶比妈妈懂得教育、文化水平高、见多识广……大体来说,奶奶各方面均要优于妈妈些,所以我们姐妹三人的教育、家里的衣食住行,基本都是奶奶安排与担负主要职责,妈妈就甘愿给奶奶打下手,听她的安排。
奶奶各方面能力强,能够主动担起很多事情;妈妈也很神奇,特别有自知之明,所以就能找到自己恰当的位置,心甘情愿听奶奶的安排,做好绿叶。年少时候,没有觉得妈妈这个品格的可贵,待到自己长大了,见了形形色色的人后,才发现像她这样,能够准确与正确认识自己的人不多,因为我们常常会高估自己的能力,既有聚光灯效应,又有“只缘生在此山中”的局限性。
我觉得我奶奶,最突出的优势不是她各方面能力强,因为能力强的婆婆和媳妇有很多很多,不见得能力强的婆婆,配一个能力差的媳妇就能像她们这样相处好的,反之亦然。我觉得我奶奶最突出的优势,是她从来不嫌弃我妈各方面不如她,很尊重我妈,是她手把手教会了我妈很多家务的做法(我妈自己说的,她刚嫁过来时连基本的家务都不会),常常告诉我妈教育的重要性,让她要支持我们多读书;当我们嫌弃我妈没文化,这不懂那不懂时,奶奶会教育我们,让我们要学会尊重我妈,还会把我妈身上的其他优良品德拿出来告诉我们(奶奶会说:她虽然文化不高,但是她勤劳、孝顺、善良……你们要学会看人看优点,不能拿她的弱点和你们自己的优点比较之类的)。
妈妈和奶奶2个人,是把自己都纳入了共同体的2个人。所以,她们能相互尊重,同时又都能正确认识自己,还能够各自发挥所长,做好配合。很难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