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买了稻盛和夫的活法、干法和心法,首先便读了活法。
活法主要讲怎么活,如何活的更好。稻盛和夫首先便是说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在哪里,在于提升心性,磨练灵魂,当我们死去的时候,带着比出生时候更高层次的灵魂离开人世,这就实现了人生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实现理想说是当我们有理想,有愿望的时候,有没有全力以赴的去想它?去实现它?有没有吃饭想、睡觉想、走路想?如果我们要实现理想或愿望,就应该全力以赴的投入,真正做到 "融入其中",这使我联想到了李笑来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上说的人最重要的不是金钱,不是时间,是注意力,有没有往一件事上100%的投入,比如说工作,有没有全身心的投入,而不是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先把自己当前的事情,聚精会神的做完,然后再以这种状态进入下一个任务。
另一个是将目标或者最终结果提前在自己的脑海中想好,这让我想到了科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第二个习惯,以始为终,做事之前先想好目标,先把最终实现的效果在自己的脑海中浮现出来,照着这个目标最下去。
第二章从原理原则出发考虑问题说了一个人生公式:人生等于思维方式✖能力✖热情 如果我们的思维方式为错误的话我们就会越走越远,所以说我们的思想一定要正向的、积极的就和终身成长上说的一种思维方式是遇到困难先想怎么去逃避,去绕过它,这种思维方式是不可取的,另一种是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采用积极的心态去想怎么去克服困难,而不是先去想怎么逃避它,这就和思维方式有很大关系。
第三章磨练灵魂、提升心志,最重要的应该是稻盛和夫提出的"六项精进"了,分别是(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2)谦虚戒躁,(3)天天反省,(4)活着就要感谢(5)积善行,思利他,(6)不要有感性的烦恼,这个到时候会看稻盛和夫的《六项精进》,看完再补充这一节
第四章是以利他心度人生。我们在做事的时候有没有自私自利只顾自己,有没有为别人着想过,有没有为了获得自己的利益而牺牲他人的利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有一个双赢思维》,我认为说的也是这个意思,我们在做事的时候有没有可能找到那个平衡点实现共同双赢,而不是一方受损。当然这也需要时间来磨练,来去探索,抽时间会看一下《第三选择这本书》,讲的就是这个问题。
这本书的确对我帮助很大尤其是前四章,第五章理解不了,等我再看一遍的时候,再理解下再补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