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家学宝,每天收获专业家庭教育知识◆◆
图片来源网络
家学宝主笔团 | 李早早
1
前几天,和儿子参加学校的亲子活动。一大早,儿子异常兴奋,早早来叫我起床,还自己穿好了衣服。去学校路上,孩子时不停哼着歌,时不停和我分享同学之间的趣事。整个活动,儿子特别积极,处处要表现自己。
而在角落一旁,有个小朋友因为父母没来参加活动一直耷拉着脑袋,对整个活动兴致不高。一整天都闷闷不乐的,非常不开心!
父母缺席亲子运动,在生活中真的很常见。也有一些家长常常会以忙为理由,拒绝参加学校的所有活动。
我常听到这样的对话:
孩子的爸爸说:
“家里有老人陪着,还不够吗?我每天都有大量的工作,哪有时间去参加学校的活动。有这时间,还不如给孩子多赚钱,为孩子存更多积蓄。这样可以让孩子进更好的私立学校、请更好的老师来做辅导、甚至可以送孩子去留学……说到底,忙事业也是为了让孩子拥有更加幸福的生活。”
孩子的妈妈说:
“我每天都陪着孩子啊,还需要连学校活动时间都陪着吗?孩子那么小,哪会记得这些事情。”
许多家长认为陪着就是陪伴,以为只要人待在孩子身边让他自己玩玩具就是一种陪伴。
殊不知,“陪着”真的不等于“陪伴”。
图片来源网络
其实,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是被爸爸妈妈关注、重视的,当学校举办活动时,其他孩子都有爸爸妈妈的陪伴,而自己的父母没来,会心生渴望和羡慕,同时也会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小朋友都有爸妈的陪伴,而我没有。
孩子会因此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和失落感,长此以往,会造成孩子自卑的心理。
张德芬说:
“陪伴,是一种理解,感同深受的理解,共鸣,共振。”
当孩子在经历人生时,父母要做到的是放下自己的感受,去感受孩子当时的心情。在孩子开心时,和他一起感受游戏的快乐。在孩子害怕时,陪他一起感受挫折,给予他鼓励,让孩子建立信心。
对父母来说,陪伴只是一个形式,可对孩子来说,那是爱和重视。
2
没有父母陪伴的亲子运动,孩子心里会产生阴霾
如果父母经常忽视孩子的学校活动,将给孩子带来很多影响。
1.给孩子造成心灵创伤
家长参与学校活动,能够进一步增进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同时,也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活动的乐趣,体会到父母对自己成长的关爱,从而密切亲子关系。
反之,当孩子看到别的小朋友和自己父母一起参加活动,而自己的父母未能参加时,自然会产生一种孤独、失落、悲伤的情感,会给孩子心灵带来极大创伤,影响亲子之间的感情。
2.降低孩子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孩子参加活动时,除了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外,更渴望家长对自己的认可和肯定!
当家长无法参加活动时,孩子的主动性会被打消、积极性更会被打击。
每个孩子都希望能得到关注,当父母和孩子一起参加亲子活动的时候,孩子们的这种希望被关注的感觉就会进一步被放大。家长的鼓励是孩子们不断发展进取的动力,同时也可以激发出孩子的内在潜能。
3.无法全面了解孩子的表现
孩子在幼儿园的发展情况,大部分家长是根据老师的平时反馈,或者通过老师发送的照片了解,其最真实的发展情况并不能完全知道。
通过亲子活动,我们可以了解学校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也能够看到自己孩子身上存在的优缺点,了解孩子的兴趣从而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教育,这样就会使孩子更加地努力进取,积极上进,在学习中也会更有动力。
同时,也利于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拉进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更好的从思想上、行为上与学校保持一致,实现家园共育。
图片来源网络
3
父母陪孩子参加亲子运动,好处多多
陪伴孩子,从来就不是时间的问题,而是一个选择的问题,一个价值排序的问题。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也能够获得自己精神的成长。家长参加亲子活动,有如下几个好处。
1.激发孩子内在潜能
当宝宝在游戏中主动寻求家长配合时,家长就能顺理成章地教给宝宝一些知识和技巧。
同时,通过亲子活动,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
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体验了成功的喜悦,感受了和爸爸妈妈共同努力的快乐,而自豪感、自信心也随之建立。
父母鼓励的眼神是孩子进取的力量,也往往能激发孩子内在的潜能!
2.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幼儿园举办的亲子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亲子关系,让家长能够更加地懂得和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
在游戏中,家长能和孩子处于平等的位置,这有利于亲子之间的感情。同时,孩子也能感受到家长自己的爱,从而能够养成一种良性和谐的亲子关系。
3.促进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要注重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方式,将游戏贯穿于一日活动之中,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切实杜绝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孩子,学习成绩非常好,但却没有生活自理能力。亲子活动寓教于乐,让孩子在游戏中学到知识。与此同时,开发了孩子的智力,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反应能力、创造力,使孩子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通过亲子活动,孩子可以体验与父母作战的欢乐感,以及成功的快乐感。
4.挫折教育的最好时机
在《爸爸去哪儿3》中,有一段轩轩和哈萨克小朋友摔跤比赛的镜头,轩轩非常兴奋,而且也像真男人一样,勇敢地发起进攻,虽因为实力悬殊,多次被摔倒,但最终在邹爸的鼓励下站了起来。
对孩子适当进行挫折教育,能加强孩子成长后面对人生挫折的心态和自理方法,比赛本身就有高低之分,在比赛活动中,成绩不理想的、发挥出错的,本身水平存在差异的,让孩子自己如何看待自己的失败。
以激励面对失败后,重新再来,不屈不挠的顽强个性!
图片来源网络
4
陪伴式成长:和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们总说,自从有了孩子,就有了软肋,也有了铠甲。为了孩子,我们愿意倾尽所有,哪怕是付出生命。
可是为什么我们宁愿付出生命中的一切,也不愿意多花时间陪在孩子身边呢?说到底,我们还是没有意识到陪伴的重要性。
一项亲子调查数据显示:
七成中国父母没时间陪孩子,仅30.32%的父母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全职父母的比例不到一成;
73.13%的父母会因为工作原因取消与孩子的约定,67.75%的孩子儿童由老人照顾,独立照顾孩子的父母仅占三分之一;
其实很多家长,都明白陪伴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却因为各自的角色不同,各有自己的身不由己。
正如《剪刀手爱德华》中的那句一样,“放下刀就不能保护你,拿起刀就不能拥抱你”一样,每一个职场人在平衡家庭与工作中,都深感:放弃职场无法给孩子提供经济支撑和教育投入,放弃家庭意味着孩子缺少陪伴,自己做了隐形父母内心也深深对孩子感到抱歉。
“一手职场,一手带娃”,口号喊得再响,也抵不过生活的现实:放下工作养不起孩子,拿起工作陪不了孩子。
可是,这些难题背后的结果不该由孩子来承担。
为人父母,平衡家庭和工作的关系,从来都是一个伪命题。左手带娃,右手职场,似乎怎么选都是错。但其实这些困难,也只能父母自己来解决。
如果你是职场妈妈,同时又想给孩子最好的陪伴,分分钟想辞职但又要考虑很多,不如看看以下几个方法。把头疼的问题,通过有趣的方式来化解。
首先,开诚布公的跟孩子沟通,增进孩子对家人关系的理解。
告诉孩子父母必须要做的事,承担的责任,和父母无法拿出所有时间陪伴孩子的原因。比如需要工作,需要做家务,需要有自己学习、独处的时间等等。让孩子学会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都需要有自己的空间。
父母爱孩子,并不意味着孩子就应该是父母生活的绝对中心,父母就应该时刻围着孩子转。
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包括父母的生活,学会独处,理解家人之间应该既亲密无间也彼此独立,帮助孩子建立健康地对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的认知和期待。
其次,暂时放下自己,融入孩子的世界,成为孩子的安全岛。
每天睡前十几分钟,和孩子来一次甜蜜约会。夫妻分配好时间,每天给孩子讲一个睡前故事。如果双方都很忙但情况,向孩子解释原因,第二天并补上。
这样的安排,会让孩子明白,父母是在乎自己的。平时只是因为有事情要处理不能参加,并不是不想和自己在一起,从而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
同时,当孩子想和父母一起,但父母又在忙的时候,孩子会能够理解父母,也就不会因为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负面情绪。
第三,把生活变成游戏,把自己变成孩子最有趣的工具
日常和孩子一起去做很多事情,一起扫地、一起读本书、一起画画等,让孩子感受足够陪伴感。
同时,通过和孩子交流,广泛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选出双方都感兴趣的活动。这样的陪伴父母不容易走心和流于形式,孩子也不会很勉强。双方都能从中体会到更多乐趣,也会更期待下一次这样一起的时光。
最后,利用碎片时间,让孩子得到轻松而又有效的教育。
在我们准备早午餐的过程中,不妨让孩子参与进来,和孩子建立互动关系。
吃饭间隙,和孩子分享自己一天的安排,让他知道爸爸妈妈做什么,并询问孩子的安排,并鼓励他勇敢去做。
接送孩子时,和孩子聊聊学校的趣事和烦恼,学到了哪些好玩的东西、见到哪个喜欢的小朋友,以及在学校有没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并一起商量解决。
通过这样的相处,父母比较容易和孩子建立深层次的良好关系,而父母就能通过这种关系本身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协助孩子建立完善而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图片来源网络
教育作家尹建莉所说:
“仅有血缘是不够的,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必须要有相处时间的长度和频次。”
我们拼尽全力想要给孩子的全世界,却不知道,对于孩子来说,最贵的玩具,也抵不过父母的一个拥抱和一次高质量的陪伴。
在这个明媚的春天里,带着孩子跑起来吧,当他们见过自然的美好,释放体内的活力,就能书写健康光明的成长时光。
家学宝编辑团队以专业的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理论为支撑,原创图文、音频、视频和测评内容,为您提供全方位的教养支持。家学宝——您手边的家庭教育专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