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3-12-29

2023-12-29

作者: 挹洗俏月 | 来源:发表于2023-12-28 11:29 被阅读0次

    修身养性


    中医的生命观首先是贵生,认为生命是最宝贵的,千金难买。


    隋唐时期伟大的医学家孙思邈撰写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起因就是他认为“人命至重,贵比千金”。


    可是几千年来,中国的当权者为了统治的需要,推行的是儒家的“轻生说”。


    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


    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朱熹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外国的裴多菲也是一样,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人们自幼在这种观念的浸淫下,不由自主地形成了轻生、贱生的价值观,用生命去博取功名、利禄、道义、理想。


    有的是至死不悟,有的是临死方悔,但为时已晚。


    正如张伸景在《伤寒杂病论》序言中描述的那样:“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在贵生的基础上,人们才会去学习养生。养生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追求生命的量,也就是身心健康,要活得好、活得精彩。


    每个人都有天生的寿命,中医称之为天年。


    按照古人的规规,六十岁为寿(活不过六十岁都算天折),八十岁为中寿,一百二十岁为长寿——活到了一百二十岁才算是尽其天年。


    生命的质表现在身体上,首先是身全。
    人类经过数百万年的进化,用进废退,留下的都是有用的。


    认为某些器官没用,是科学的局限、人类的无知。现代科技发达了,阑尾、扁桃体、胆囊、子宫、脾、胃、睾丸、阴茎、肾……几乎没有不能切的。


    其实这些都是事急病危的时候,才不得不做。但产生这种想法的根源在于不知预防、不知养生。最终只好降低生活品质,抱残守缺,以求延长存活时间。


    徒有完整的身体,却没有健全的功能和力量,叫作废或痿。


    有的人胃肠动力不足,吃了不消化,导致积食宿便。其实这就是中医的气虚状态。


    生命的质表现在身体上,其次是体健。
    除了身全体健,还要脏腑结构、功能关系都和顺协调。


    很多人活得很痛苦,但体检的时候却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其实就是无形的关系出了问题。


    就像一支篮球队,五个队员个个强健,但总是输球,问题就在于队员之间的关系和配合出了问题。


    生命的质表现在身体上,最后就是尽其天年,无疾而终,安详去世。


    很多人在痛苦中煎熬,生不如死。现在人们在讨论安乐死的问题,在争论是否可以让医生终结患者的生命——早干吗去了?


    生命的质表现在心理层面,首先是足欲,也就是欲望的满足。


    人在出生以后接受后天的教化,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树立了理想、信念。如果能实现理想、达到目的的话,也算是完美的。


    问题在于,很多人的人生目标是不切实际的,是不可能达到的。如果一生为之而奋斗,除了短命,还会很痛苦。


    比如有的人受“金钱万能”思想的教育,一辈子做金钱的奴隶;有的人为了建功立业,不惜割舍亲情……


    生命的质表现在心理层面的最高层次是称心,这是情欲和精神的满足。


    这些人有自知之明,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不别人的毁誉所动,追求精神的愉悦和自由。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描述了他们的生活:

    “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

    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徐文兵《明哲保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3-12-2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dgd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