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眼中的向上生活
说两件过年期间的热门新闻

说两件过年期间的热门新闻

作者: 叫我大王好了啊 | 来源:发表于2016-02-21 08:53 被阅读124次

    终于回校了,说两件假期里印象深刻的事情。

    (一)

    都是我们村的后辈,三个都研究生毕业,都25岁左右,你们觉得这两个人谁厉害些?

    1.男A,北邮本硕计算机,毕业进了网易游戏,年薪30W+

    2.男B,复旦大学生物直博,仍在读,已发表四篇SCI,说要去国外读博后

    3.男C,南大本科,清华硕士,现在特招进了某省省委办公厅,月薪好像4000不到。

    我们村也算人才井喷了,论综合前途 A》B》C无悬念吧,其实我觉得B和C差不多~

    但我们村那些没读过书的村民却都在捧C,也是醉了,汗~

    破一千楼了,总结下,目前主流是C>A≈B......

    春节期间水木上的这篇帖子讨论异常火爆,大多数人的观点都认为C的前途要好于A和B。

    在老家,很多人也持这样的看法:

    某个人一个月挣20K或者30K,人们会说“挣得多花的也多呀”;

    而如果某个人在县里当公务员,人们都会说“XXX考上公务员了,真有出息”

    其实A、B、C未来发展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自己的能力如何,所以这里我们只从各自职业(码农、科学家、公务员)的角度分析。

    之所以人们都会认为C的前途要好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C在省委办公厅工作,属于国家公务员,铁饭碗,工作异常稳定。

    2、“朝中”有人,村民办点事说不定就能帮上忙,一个电话或许就能解决你跑断腿也搞不定的问题。

    3、在公务员系统中,虽然工资不高但是一些隐性的便利是其他单位无法比拟的,比如孩子上学分到好的班级,医院看病找个好的大夫、流程审批加快下进度等等这些需要关系的事情,你挣钱再多,也是没用的。而在体制内很多时候打个电话,吃个饭就能把这些事情解决了。这个社会关系复杂,你在某个部门说了算,那部门成员及其亲属非常有可能会求到你。而且,因为你有用,你找别人的时候,别人都是抱着“帮忙自己没损失,还能积攒人情”的想法帮你。每个人都这么想,干部群体就成了一个圈子:外人进不来,里面热气腾腾热火朝天。

    回过头来,那些支持A和B的人,他们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正常情况下(没有彩票中奖和贪污受贿,没有违法犯法行为),读书然后找个高薪工作和读书然后留校任教几乎是普通家庭通向中产阶级的唯一途径。

    2、很多人不喜欢C只要是因为在体制内,规矩太多,制度太多,需要你察言观色,能说会道,时刻揣摩领导心思,同时吃饭喝酒、娱乐休闲也得小心翼翼,否则会被别人认为是贪污腐败。

    一般而言,经济地位越低,教育和职业选择会越趋于功利,而随着经济地位的提升,越富裕的才会选择看起来越“没用”的专业,比如艺术。而C掌握的社会关系的资源要远多于A和B,普通的老百姓尤其是农村人是非常需要这些社会关系资源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认为C的前途要好于A和B的原因。

    但是一个人职业的选择到底取决于什么,在我看来还是需要依靠自己的价值判断。A如果喜欢没有约束的生活,不喜欢官场争斗,那么让他去做一名码农远比去考公务员活得自在。C如果左右逢源,玩得了情商,比得了智商,那在体制内也能混的如鱼得水。

    顺便贴一篇网上看到的文章,很有意思。

    中国社会九大阶层划分中国社会的人群划分为9个阶层,1—3级是统治阶层,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4-6级属于中产阶级;7-9级是中国社会的底层,9级是这个社会最悲惨的阶层。

    1级:以在任委员、退休常委为代表,和2的区别在于,1对全国局势有控制能力2没有。

    2级:以在任实权省部级干部、退休委员,部份大权贵、大富商、大银行家为代表。和3的区别在于,2能影响国家政策3不能。

    3级:以一般省部、副省部、特别实权的局级,或是大企业主、一般权贵富商、名牌大学校长、中等银行家为代表。和4的区别在于,3能够影响一个地区或者行业的发展,4不能。3以马云、马化腾等为体制外的顶峰,3其实是行业精英或地区体制精英。1—3级是中国的上层社会,普通人非奇遇不能进。

    4级:以一般地厅级、实权县处级、院士、大教授、高级职业经理人、名医生、名律师、高校校长、演艺明星、知名作家、中等企业主、小银行家之类为主。普通人通过奋斗最多能够达到这个层次。比如惠普谷歌大中国区总裁、范冰冰之类就是体制外本级的顶峰。4和5的区别在于,4和上层有千丝万缕的联系,5没有。

    5级:小企业主、普通处级副处级或实权科级干部、教授、中等职业经理人、大城市多套房地主、二三线明星、小有名气的医生律师工程师等。5和6的区别在于,5有自己的事业,6没有。

    6级:以普通公务员、主流企业职员、高校青教、普通自由职业者、一般医生律师、一般工程师、大点的个体户等为主。名牌大学生研究生毕业后多在这个层次。6和7的区别在于,6有一定的上升空间,7很难。4-6级是中国的中层社会,分别是高中低端中产阶级,普通人通过努力大多最后定格在第5级。

    7级:以普通企业工人、边缘化的体制内、小个体户、城市底层土著、富裕农民之类为代表。7和8的区别在于,7能够在大中城市立足,8不能。

    8级:以血汗工厂工人、普通农民等为代表。8和9的区别在于,8能够自食其力,9不能。

    9级:以大城市底层失业人口、偏远山区农民等为代表,基本不能自食其力(以城市的基本生活要求)。7-9级是中国社会的底层,是草根阶层。

    所谓金字塔型的社会结构,就是中层远小于底层,比如印度;纺缍型的社会,就是底层少中层多(上层哪儿都少),比如美国。中国以后一定是7——9级人口多,所以中国一定是金字塔型的社会结构,而要达到纺缍型的社会,则应该是4——6级人口占主流。

    更重要的是,这个模型是一个线性结构,能够解释一些社会现象,但是不够全面。如果要全面解读中国社会个阶层就必须把这个模型变成立体结构——简单的说,假如上述1-9级是一条X轴,那么还得加上一条Y轴——体制内,或者说公务员与官员(包括军队里的军官)。将这两条轴线结合起来看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现象,比如,在X轴中越往上走,则在Y轴投影面积越大,到了上层(1——3级),95%以上都属于体制内。而体制内在下层投影面积几乎为0。普通人如果在体制外最多能到4级,而到体制内则可以达到顶峰。这足以说明这个国家为什么形成“官本位”的文化。

    另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即使在同一级别,体制内与体制外不仅仅社会地位有很大差别,在其他政治、经济等各个层面也差别甚大。

    说点有意思的。毫无疑问,1——3级是上层,是统治阶层,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也是可以从经济发展切下最大蛋糕的阶层。而4——6级大致属于中产阶级。他们也可以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但是比例很小。其中,5级是可以分享经济成果的最低阶层(虽然比例小得可怜)。那么,这样的金子塔结构怎么保持稳定呢?最基本的统治模式就是:保、拉、压、控、放。1-3级的利益是保,否则统治阶级内部就要分裂,团结是第一位的。第4级是拉。社会精英要拉拢,因为他们有一定的影响力也掌握了一定的资源,为了稳定,这个阶层都得进人大、政协,有什么诉求“内部协商”。5—6级是压。普通人比较优秀者一般到这个位置几乎就是天花板了,社会几乎没有给予他们提供更多的上升空间,对于这些阶层创造财富的热情以及上升的欲望,得到的是沉重的压制——每当这些阶层积累一定的财富时,新的政策或者游戏规则出台,积累的财富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切走了。7—8级是控。所谓的控就是一方面是有保有打,另一方面就是控制流动。7—8级没有上升空间,在社会上也就混口饭吃,是绝对数量最大的一个人群。由于这个人群无法向上流动,只能向下流动,但是向下流动到9级——9级数量过大会影响社会稳定。所以一定要控制流动——怎么控制?宏观经济政策上包括著名的“保增长、控通涨”,包括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强制社保(从4、5、6级的财富中切下一块分配给8-9级),除了胡萝卜也有大棒——从城管到暴力机关,对抗与冲突的事件基本都在这个阶层。9级是放。放是放弃的意思。这个阶层只有在过年过节,才有可能得到官员作秀的一点点可怜的慰问品。

    这种统治模式在经济基本面不出大问题的情况下是有益于社会稳定的——即使这个社会充斥着腐败、不公正也不会出现大的问题。这种成熟的模式即使是一个强势的人物也不能轻易改变。

    过去20年的历史表明,在现有的体制下,财富再分配方式只能在4、5、6与7、8之间展开,比如,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就是把4、5、6级的蛋糕分配一部份给7、8。至于1-3任何时候都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指望从1-3中切蛋糕来分配给4-6或者7-8,那是绝对不可能的。至于印钞就更好玩了,这是1-3 级无条件对4-8级剪羊毛。

    而社会阶层的固化,是金字塔结构的另一个重要的特征。在这样的社会结构里,个人奋斗远远不如人脉更重要。有一个好爹当然是最理想的,如果没有,靠钻营靠献身——或者说“我不要脸了”也有机会获得层面更高的人提携。无数事实证明,层面更高的人士提携比个人奋斗更容易爬到更高的阶层。5-6级如果有4级体制内或者3级以上的人提携,很容易到达4级。7-8级如果有4级以上的人提携,也很容易到达5-6级。总体上来说,7-8阶层是没有希望的阶层,即使有个什么机遇,他们也没有人脉和资金来把握这个机遇。而9级是这个社会最悲惨的阶层,这个阶层没有任何福利,收入很低甚至为0,如果在城市只能啃老,在农村只能苟延残喘。

    请对照一下,看看你自己目前隶属于哪一级;通过努力,将来有希望上升到哪一级;遭遇失业,不幸会下降到哪一级。想清楚了,或许能更好地帮助自己做好各种人生规划,包括职业、理财与保险。

    (二)

    第二件事便是这条“上海女江西过年见饭分手”的新闻,网上同样也是议论纷纷,有人批评这位上海女生一走了之太不地道,情商不高,也有人批评男方家庭不重视,不知道提前打扫下家里,也有人认为这是次营销事件,有人大谈“凤凰男”、“城市女”的现象,等等等等。

    但是单从这件事情上来说:

    两人该分手吗?——该!

    女生的行为该受到批评吗?——该!

    原因是什么?——两人门不当户不对!

    这里的“门当户对”,不单单指两人的家庭情况是否门当户对,更主要的是指两人的价值观是否同样门当户对。

    (三)

    最后分享一篇文章《我们为什么需要“过年”这种陋习?》,来自公众号“东东枪”:

    1.

    看见一篇文章,大意是说:过年是种陋习,该被淘汰。正好我这几天也在琢磨这事儿,就说说。

    2.

    过年是什么?

    过年是“闺女要花儿,小子要炮,老头儿要顶新毡帽”。

    过年是“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白面发”,是“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盒子往家转,初四烙饼炒鸡蛋”。

    过年是戏园子的封箱开箱,是你家街边小饭馆门口贴的“回家过年,初八开业”。

    过年是远房亲戚打来的电话发来的微信,是平时从不吱声的旧同学闹鬼般在聊天群里说出的一声“大家过年好”。

    过年是在外躲租逃债的杨白劳也得冒着风雪怀揣二斤面回家包顿饺子,还得给喜儿买二尺红头绳,亲手扎起来。

    3.

    老头儿的那顶新毡帽就是“过年”,饺子和炖肉宰鸡就是“过年”,封箱开箱就是“过年”,远房亲戚就是“过年”,喜儿的红头绳就是“过年”。

    “过年”是被制度化、仪式化了的强制休假、强制消费、强制娱乐、强制社交。

    “过年”是古人定下的一套规矩,他们靠这套规矩提醒自己,也提醒旁人:该歇歇了,该吃点好的喝点好的了,该高兴高兴了,该去看看亲戚朋友了。

    这套规矩未必完美,但却也算合理:为什么定在冬天?因为大部分地区冬天是农闲。为什么定下具体的流程内容?因为这样才能不走样儿、不被任意夸大或缩减。

    4.

    我小时候一直觉得乡间的葬礼丧俗非常可笑。一群人,照着流传不知多少年的陈规,假模假式地完成一些毫无真情实感的流程,这么一件大事就算处理完了,非常不像话。

    后来年纪渐长,参加过几次,就恍然了。就忽然意识到这套陈规的伟大。

    因为观察到种种丧礼规程的间隙中大家在做什么——少部分至亲家人撕心裂肺不能自拔,大多数亲友则照常谈笑吃喝全无哀伤之意。反倒只有在履行那些刻板规程时,哀痛者可暂被打捞,轻浮者可暂被约束。

    一方面,如果没有那些陈规,整个丧礼恐怕会变得更加滑稽——要知道,死后能有几个真心哀恸的儿女或亲人,是难得的福分。对于没有这种福分的大多数人来说,这套陈规能维护他们最后的一点点尊严。让他们在遗像上的笑容显得不那么尴尬一点。

    而另一方面,这些流程规范了哀伤的程度、样式、时限,对于那些真正痛彻心肝者来说,流程的结束也提醒着哀伤的“理应终止”。

    这一整套流程,是对不哀痛者和过于哀痛者的双重规范。我当年对此的总结是“哀恸的仪式化确保仪式化的哀恸”——你至少哀恸三天,也只需哀恸三天。之后,就可忘却,就得解脱。

    这是什么?这是“礼”。是孔丘孔二爷奔走各国呼唤了一辈子的“礼”。

    5.

    “礼”是什么?

    “礼”是生活仪轨,是行为准则。

    “礼”是拒绝自由发挥,因为大多数人的“自由发挥”靠不住。

    “礼”不是最佳方案,是权宜之计。

    孔子明白着呢。“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人若不“仁”,礼乐只是表面功夫。但表面功夫有表面功夫的用处——跟前几年新闻上说的法律规定儿女隔多长时间必须探望父母一次是一个道理。一来是保证父母们不会彻底没人理,二来也是提醒天下儿女们:原来父母这玩意儿还得去探望呐?

    “礼”是“仁”的替代品,而“礼”,也可提示或塑造“仁”。

    “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若人人有“忠信”、是君子,那就不需要谁规定大家该怎么做——可是,可能吗?不可能。

    古人认为不可能,孔子也认为不可能,所以才需要“礼”,需要“规范”。

    好比你进入一家几千人的大公司,公司的文件上写着“本公司实行自由休假制度,员工可自行决定休假天数及休假安排”。靠谱儿吗?还不如定下来每年休几天。甚至哪几天。

    “礼”不能走样,不能随意缩减或夸张。“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缩减”不可忍可以理解,“夸张”为什么也不可忍?好比一个村子里,人家结婚彩礼都给两万,你家有钱,非给五万,这叫什么?这叫哄抬物价。你家给五万,人家不给五万倒显得不够意思了,久而久之这“礼”就维持不下去了,因为不是家家都拿得起这五万块钱。

    同样,人家父母过世哭三天就得,你家非要哭半年?就你家孝顺?你哭半年让别人家怎么办?这都是瞎嘚瑟,不是“礼”。

    6.

    扯远了,扯回来。(好扯,一句就回。)

    过年也是一样。(看。)

    “过年”也只是个替代品。替代什么,因人而异。对有些人来说,是“常回家看看”的替代品,对另外一些人来说,是“顿顿鸡鸭鱼肉”的替代品,也或许对你来说,只是“每天睡到自然醒”的替代品。

    “年”这玩意儿,是给谁过的?是给缺乏休假、缺乏消费、缺乏娱乐、缺乏社交的人过的。

    我前几天问我奶奶,你们以前过年吃不吃得上饺子?我奶奶就说了,说以前也吃,过年的时候每家发二斤白面,不够,还得掺点别的面才够包这一顿。我问那是什么时候?她说是你爸爸小时候,我算了算,大概是60年代初。我说更早呢,你小时候呢,有日本鬼子的时候?她说那时候没有你爸爸小时候那么困难,但印象中也只有大年初一初二有白面吃,过了初三就又得吃粗粮了。

    你为什么觉得“过年”是一种毫不必要的陋习了?因为你有星期六星期天有一年十天的年假了,因为你不必过年才买一身新衣服或是扯点花布做一身新棉裤棉袄了,因为你顿顿蛋奶鱼肉天天烟酒糖茶早就习以为常了,因为你各家综艺各种网剧各路话剧电影演唱会早都看腻了,因为你微信上聊着几百好友微博上关注着一批网红平时每天都被亲戚朋友家的丑孩子刷屏了。

    以前,是这样吗?不是。

    现在,是人人都像你这样吗?不是。

    我妈说,她跟我们小区负责清垃圾、做保洁、收废品的南方夫妻聊天,俩人说,三年没回家过年了。

    他们没回家过年,但他们知道应该回家过年、盼望回家过年、会提醒自己有三年没回家过年了。

    “回家”是为了“过年”?不对。“过年”是为了“回家”。

    是“过年”在提醒你,你得歇歇、回趟家。

    7.

    公司给你一年十天年假,你根本没空休完。为什么?因为不是强制休假。而且,你有一年十天休假,有人没有。他们需要过年,他们需要一个让自己游手好闲几天的理由。

    你每个月都在网上买点新衣服,每天都在APP上找有什么新馆子,你不需要过年的时候家里给你包的那顿饺子,却有乡村的孩子们打一进腊月就盼着大人们张罗“杀年猪”、炖猪肉。

    你不愿意拿出宝贵的一个星期奔走几千里去应付那些神头鬼脸的表叔表婶堂兄堂弟跟他们赔笑给他们敬烟说些不咸不淡的客套,却有无数老父亲老母亲平时从不曾说过一句“想你”,只在过年时才可以理直气壮地在电话里问远方的儿女一句“哪天回来?”

    过年是他们一段忙碌与另一段忙碌接续间的些小缝隙,是他们一番忍耐与另一番忍耐交替时的匆忙换气。你不需要“过年”这个陋习,他们需要。过年,是你懒得应酬的远房亲戚,只让你焦头烂额,而对他们来说,过年却是盼望了一年的新毡帽,值得倚闾而望。

    8.

    对缺乏休息的人来说,休息的仪式化确保仪式化的休息。

    对缺乏消费的人来说,消费的仪式化确保仪式化的消费。

    对缺乏娱乐的人来说,娱乐的仪式化确保仪式化的娱乐。

    对缺乏社交的人来说,社交的仪式化确保仪式化的社交。

    ——我觉得,“过年”就是这么回事。“过年”诞生于一个缺乏休息、缺乏消费、缺乏娱乐与社交的时代,而今天,我们,或着说我们当中的一些——虽然可能确实不是你,仍然身处这些匮乏之中,我们因此而需要“过年”这个陋习。

    9.

    当然,还能扯远一些。

    比如说“繁荣的仪式化确保仪式化的繁荣”、“欢乐的仪式化确保仪式化的欢乐”、“赞美的仪式化确保仪式化的赞美”什么的。

    算了。不说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说两件过年期间的热门新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dgv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