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谁都觉得自己的未来闪闪发光,
不是吗?
但是一旦长大,没有一件事会遂自己心愿。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有很多人说这部影片充满了负能量,但真正看懂的人,才会觉得是对生活充满了向往吧。
电影通过戏剧,幽默,夸张,艺术,歌剧等多种拍摄手法演绎了松子的一生,希望,失望,绝望,悲惨,死亡……
如果说喜剧是单调的快乐,那么,我觉得悲剧更能激发内心的各种感受。
看过这部影片的人,有嘲笑松子的善良,有嘲笑她的软弱,有嘲笑她的堕落……但我们无法体会到松子的处境,就像我们永远理解不了他人对待悲欢离合的心情是一样。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远高于生活。
生活中,有人一路坎坷崎岖,但没有人可以一直这么糟糕下去。
松子用她不幸的一生,来告诉我们活着的意义。松子式的命运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我们都有遇到过。
01
原生家庭的影响
成年后的我们一直在问,为什么自己不够好;为什么我总想亲近父母,却渐行渐远……为什么我总被同龄人伤害,然而又不断被他们吸引;为什么我总压抑自己的需求,不自觉的要讨好身边的人。
很多教育行业或者媒体都在强调原生家庭的重要性,这个词被无限放大,然后又揉碎,有人开始深入研究其影响。
什么是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就是指个人从小成长的家。 家庭塑造人的个性,影响人格成长、人际关系、管理情绪的能力,小到为人处事,大到婚姻生活,我们的一切行为和原生家庭密不可分。
心理学研究早已证明,早期生活经历,特别是原生家庭对个人性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个人的生活会产生长期深远的影响,甚至会决定个人的一生幸福。
02
拒绝做讨好型人格
松子以做鬼脸的方式赢得了爸爸的笑容,却单纯地以为这样就可以赢得所有人的青睐,她拼尽全力的讨好身边所有人,换来的是不过是让人觉得很弱智的行为。
为什么要降低姿态去迎合别人,贬低了自身的价值只为了让别人获得满足感?小时候时候害怕让父母失望,长大后害怕让别人失望,所以要活的小心翼翼吗?
心理学上的讨好型人格是这么解释的:尽管在理智层面上他们很清楚讨好行为的负收益性,但在实际生活中无论如何都停止不了对别人的讨好。
但我觉得讨好型的人格更像是“滥好人”,总是过多的为别人考虑,自动忽视屏蔽自身的利益和需求,逐渐地成为人际交往中的习惯,觉得自己很高尚、很神圣?一旦在人际交往中没有找到合适的平衡点,就很容易产生自责内疚。讨好型人格的人同理心都过于发达,因为感同身受,他人的哀求就像石头砸在自己的心尖上,为了让对方开心,自己竭尽所能地去讨好对方。
要我来说,做好自己就行,一味的讨好别人,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圣母婊吧。
03
对爱情充满希望
其实这段我定义的是自爱才值得被爱,后来觉得这个是我个人的主观想法,还是跟着影片走吧。
在爱情中,松子的原则是,就算在爱情中被打骂杀死,也比一个人孤孤单单的好。
就是在这样的信仰下,松子一次又一次在爱河中挣扎。但这样的挣扎对于她来说是快乐的,这不是一种将就而是一种坚持。
她是天真的,永远天真着的。她愿意相信那些她想要相信的东西,她坚定地相信各种爱,相信各类人,这就是她被抛弃、被欺骗、被无视之后发出“为什么”哀叹的原因。
就算她晚年已经不再相信任何人,她还是执念着对爱的天真。
04
请保持理智的善良
随着年龄增长,我现在过了“喝鸡汤”的阶段,反而对贴近生活的“毒药”情有独钟,不会再客观劝人怎样乐观,然后给开始各种正能量。或许我会先分析事情的利弊,然后一针见血吧。
看过一本书《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有一句话我印象深刻,“你无须把自己摆得太低,属于自己的,要积极争取,不属于自己的,也请果断放弃,现实那么残酷,何必那么装无辜”。
如果善良有刻度线,我希望你在其范围之内,不要让你的善良泛滥,懂得之人自惜,不懂之人则无视。
请不要让自己善良看起来很廉价。
05
学会在孤独中前行
或许有人认为孤独就是寂寞,而美学家蒋勋已给出答案:孤独和寂寞不一样,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
孤独不是一个人的寂寞,内心饱满之人随处孤独,但亦是一个人的清欢。终究某一时刻,我们一个人,请学会享受孤独,在孤独中充实自己,把孤独的时间浪费在美好且有意义的事情上。
愿以孤独,治愈庸俗。
本是一条希望之路,却倒在纯真脚下。
你有自己的选择,请洒脱过完这一生。没心没肺的笑着;肆无忌惮的爱着;勇敢坚强的活着。不必取悦任何人,让自己闪闪发光吧。
如果说“人间不值得”太过悲情,我愿你值得人间所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