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傻,因为她总会很满足的冲我大笑还表现出一副若不其事的样子;
为什么说白,因为我羡慕她那张人家都说像鸡蛋剥了皮儿的脸;
为什么说甜,因为不止养育,还有教育,在“政治课”里她笑一次我就可以笑十次。

对于她,“傻白甜”这个称呼是从大学蹦出来的。
小时候对她的记忆朦朦胧胧,我大概七岁时她还是长发披肩,不知什么时候就剪了再也没有那么长过,她的笑容或许是很少,因为从来没有让我入眼过。
到了小学,初中,我更是对她言说即从,偶尔顶顶嘴,但总是见好就收免得她发脾气又说不管我的话,出自她之口的那些小想法在我现在看来都有些牵强。
步入高中,傻白甜慢慢让我入眼了,也许是因为我长大了。

她爱看书,总感觉有知心姐姐的形象,时不时的给我上上“政治课”。
时不时的鼓励鼓励,时不时的开开玩笑,时不时的从嘴里冒出俩新词儿逗逗我。
这些都基于她爱笑了,她也在成长,她懂自己了。
其实我越来越崇拜她,儿行千里母担忧呀,大学给我的“政治课”也不少。
从大一的“三十而立”到大二的“四个假想敌”我能够深深地体会到她内心那份澎湃和为难。
大一教育我要三十而立,所谓三十而立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再加上阅人无数,遇事总有自己的见解,行事总有自己的稳重。
大二送给我“四个假想敌”,其实仅仅表达了她自己的想法却没有一丝对我的强迫在里面,信中有点为难,有点不舍,有点担忧,有点卑微。

她在信里说到和余光中先生的心情是一样的,儿女初长成,这焦虑就如约而至了。
为何而焦虑,女儿到了大学也许就有中意的小伙儿了,想让我多接触接触。
有比较,有选择,但又不想让我接触那么多,害怕因为冲动会让自己后悔。
她对未来女婿的标准不高,仅仅有“三才”而已,有点财气。
可以让我衣食无忧;有点才气,可以让我对他有崇拜之情;有点奴才气,可以对我言说即从。

她问我这样的要求算不算过分?总感觉自己长大既是她的一份骄傲也是对她的过分,而不是她对我的过分,我想说真真切切的唯有你。
成功的时候,谁是都朋友,但只有您,总是我失败后的伴侣,妈妈,您家小女如今大三,还能陪您几年?过分的是我,从来都不会是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