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在《学习中的「二八法则」和「学习金字塔」》一文最后留了这么一个问题:
请问以上(指的是《学习中的「二八法则」和「学习金字塔」》这篇文章)这种问答呈现方式,属于「学习金字塔」里的哪种学习方式,是主动型的还是被动型的?
一位同道朋友回复我:
最后一个问题很有意思,这里尝试回答一下。
根据[学习金字塔]模型,这种自问自答的形式,既不属于小组讨论,也没有实践验证,更不存在需要教授的对象,反而像一种demonstration式的推导和演示。但是如果把这个问题放进小组的互动和讨论里,可能就进入到了participatory的阶段了;但是如果从两周后的留存率来说,这种费曼形式的知识输出式,对话式的学习,留存率应当也不会低,从留存率的角度,似乎又属于主动学习的方式。或者可以理解为这是一个自我解惑的过程,类似于周伯通的左右互搏,自己跟自己下棋。
这种能够跳开来分出两种不同视角,也是高手才能做到,佩服,佩服,如果不是文刀兄这篇论述,我几乎都没有注意到是Participatory而不是Active,概念和其联系,类比过来的提问和回答的关系也很精彩,受教了!
从小疑惑开始
感谢这位同道朋友的点评回答。说起来,将自己在解答「学习金字塔」有关疑惑中的所获输出成文,还是受这位朋友的点评提问引发的呢!
在输出成文过程中,很自然又做了进一步的延展补充——至少我个人对「提问」和「回答」的重要性的理解更进一步,对「幂律分布」(对应「二八原则」)和「正态分布」有了更深入的探索和理解。
让我们回到原点吧!
这个疑惑起初只不过是针对一张「学习金字塔」图中「主/被动学习方式」划分的不解甚至疑问。
因为之前我或多或少对「学习金字塔」有一些粗浅的了解,所以存了一些先入为主的判断,譬如:
「学习金字塔」里没有做「主/被动学习方式」划分呀!
但这张图明明白白地划分出来了,还有条有理,于是在已存知识和现实的冲突之下,之前的判断就变成了疑问:
「学习金字塔」里到底有没有做「主/被动学习方式」划分?
没有的话,这张图怎么来的?
有的话,划分标准的来源是怎样的?
至此,疑惑才定型为一个大问题,一个个小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我个人的亲身体会——在不解阶段,就是先入为主的结论/判断和现实所接收的结论/判断会形成龃龉,这时常常会习惯性地先去质疑新的结论/判断,而这也恰是容易掉坑的地方。是否质疑新的结论/判断并没什么,重点在于会可能陷入贴「对错」标签的泥淖中。比如,在对「学习金字塔」的已有印象的指导下,我下意识就会得出一个判断:课程中的这幅图是错的!
这个判断就直接霸气地回应了自己的不解,但也特别容易会堵死一个过程,即将疑惑形成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过程——因为一个人不太容易立马推翻刚做下的判断,这也为什么常有人劝诫道「不要轻易下判断」的原因。
而如果我们能够避开「对错」的判断,进入将疑惑变成具体问题的过程,也就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一个环环相扣的世界。
学习链条的「锁扣」
课程中的「学习金字塔」用2周后的知识留存率来划分了「主/被动教学方式」——课程中则借鉴性探讨了「主/被动学习方式」,这两者是有差别的。至少,「学习金字塔」的提出,一开始并不是为学习者而生,而是给教学者的调查研究。而「学习OS」等其他课程或者文章则引申到了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总结归纳上,这种迁移是有利的,但是套用原结果,这合不合理是存疑的。
存疑,不是否定;批判,不是批斗。
把疑惑落笔成一个个问题,就是对疑惑本身的尊重。这一个个问题就会把自己牵引到原本黑暗的远方,扩展自己的知识海洋、认知世界。如果是之前的「对错」判断,就很容易在原地转圈,无法延展边界。就像这样——
原地一堆.png这也启发我,学习的基本组成就像是铁链,由「提问」和「回答」组成一个「问答环」——
- 这个问答环因为问答形式的不同而形态各异,也受其内含的知识容量影响而有大有小;
- 每一个「问答环」又和别的「问答环」有所关联,可以「1 联 1」,也可以「多联 1」,还可以「多联多」,呈现的布局千差万别。
如果把「问答环」看做是「学习行为」的基本单位,或者说单细胞,那么在其上就可以演变出多种多样的多细胞、组织乃至系统。
就比如「快速学习 3 步法」——目标、方法、行动,就可以理解为:「目标」、「方法」、「行动」是由不同形式、数量的「问答环」构成的。
- 在「目标」维度上,就是要针对学习目标进行自我问答,或者在和他人的问答中梳理清楚自己的学习目标。
- 在「方法」维度上,也是在自我问答中或者在咨询资深人士的问答中找到适合自己、适合学习内容的学习方法。
- 在「行动」维度上,还是在对自己的行动记录、量化数据进行自我问答,或者请专业人士进行评估分析——一般来说专业评估(比如正规考试和测评)会提供更高质量的系统性回答,从而对自己的行动进行调整。
迎新疑惑
如果认同了学习的「问答环」结构,那么很自然就会明白回答完一个疑惑形成的问题后,只要这个「问答环」还没被封死,就还可能会被其他「问答环」串上。
很明显, 我被 @诸葛艾力串出了新的问题。
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师说》韩愈著.png在韩愈眼里,「传道」、「授业」、「解惑」就是「老师」的划分标准,其中的「道」、「业」、「惑」该怎么理解 (和「学习OS」有什么联系) ?
教授一些非道非业的东西、不答疑解惑就不算老师?
你同意这个划分标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