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闲暇又想了想为什么陈丹青能流行与青年间.
当然也算不上流行,对比同体裁的作品,<<局部>>的流量实在冷清.甚至几乎拿不到赞助,第二季隔了许久才又能被<<理想国>>拾起来摆在台面上.
且放过脱稿演讲的能力.
他常讲自己是喜欢年轻人的.青年也将他当作少有的能聊天的大人.倒是他自己在青年时从不听什么讲座,从来都是掉头就走的.这应该颇让他欢喜.我们的文化里大人就是傲慢的.稚嫩的人生,肤浅的头脑,不安静的姿态,也不知道这小鬼会不会拿自己的发言借题发挥,总不认为小孩是本分的听众.我们的文化里小孩是要打死大人的.精气十足的模样,总提醒着老家伙他们黄土埋半截.大人一旦听闻哪个挚友居然还和小孩混一片找青春,就非常生气.心想怎得这么怕老,怕死.记得儿时在教学楼楼梯口看见严肃的数学老师走上来,行将要照面,我也就立马逃开,往另一边下楼,祈望着老师千万不要认出我来,虽然我也不是什么熊孩子或者后进生,甚至还常有被数学老师夸赞的成绩.再联想一个家庭场景,儿子和父亲待一个房间,哪里有什么文学作品里见的男人间的长谈,我能想象到的莫外乎是黑腔一般的尴尬.
陈丹青是敢于说话的.阿忆老师曾主持<<实话实说>>之后卸任了,也就受了一段专访,想来应该有不少人看过.也就不累叙了.没看过的可以私信问我要.倒是陈自己的一句话,原文实在找起来麻烦,我也就勉强转译一次:"我重来没有看过不被体制改变的,一个都没有."这也是现实,我完全体谅不敢说话的人.他们的手段我们是知道的.
再者就是的确有货给他讲.文艺复兴的,文艺复兴前的,中国的,西方的,木心的,阿城的,后现代的,印象派的 ,毕加索的,梵高的.重来也不讲什么空话.他自己常常说在中国,画家谈起来都是什么创意,什么风格,他从来都鄙夷这些大词,只谈喜欢哪位艺术家.挂在嘴边的话就是 "我知道我不知道","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局部>>的录制目标也不是给艺术专业的学生上艺术史,而是给我们这些不懂艺术,却对艺术有兴趣的屌丝的薯条.总是这么具体.就像我从来也不想去小野二郎的寿司店吃一餐,太肃穆了.我可以在人民广场吃炸鸡能放松很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