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于工作安排,同事Y的工作时间被延长两个小时,长时间的腰间盘突出,Y还因此得了重感冒。
Y:“领导越来越不讲人情了,要求越来越多,动不动就罚款。”
我:“不要老是抱怨了,给人印象不好。”
Y:“管它的,反正这份工作我也干怕了,大不了不干了。”
……
如果自己真的身体不适,可以辞职的,抱怨这么多有什么用呢?
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一类人,他们的生活离不开工作,但这不是代表着他们对工作尽职尽责,无私奉献,而是他们每天百分之八十的时间都是在谈论工作上的事情,讨论孰是孰非。
谁今天又被领导提拔了?谁又拍领导马屁了?谁跟谁又明争暗斗了?
今天工资怎么又没发?最近怎么老是拖欠工资?那个人工资多少?凭什么比我多?他哪里比我强?
这些是管理人员学的东西,我们学了有什么用?都不教一些实质性的东西,尽教这些没用的。
如果把自己当成一个打工的人,不求上进,确实,有些东西学了是没有用。
打工者的心态就是永远都留在自己的舒适区,他不允许自己的舒适区被别人闯入,如若别人强迫他离开自己的舒适区,做一些他能力范围外的事情,那么他的抱怨声随之而来。
他们追求安全感,不在乎自己的能力是否提升,死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行了。至于地之外的事情,他们不想管,也没有能力去管。
这是典型的保守型人格特征。安于现状,不求上进是他们的基本表现。他们选择工作的第一标准就是工资,然后是上班几个小时,工作轻松不轻松,至于有没有上升空间,可不可以学到东西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很重要。
这类人在职场只能做一些最基础的事情,因为他们从来都没有提高过能力,没有办法胜任更高端的工作,即便有时候他们会羡慕嫉妒比他们高一阶段的管理人员,最后还是会被自己内心所谓的安全感代替这份羡慕与嫉妒。
所以他们最后还是会对自己说:“我才不稀罕做管理的,人活着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做那么累干嘛?”
与保守型人格相反的另一种人叫做突破型人格。
他们对工资的要求并不是摆在第一位,他们将能否有上升空间,能否学到东西,企业文化与领导人的品质摆在第一位。
对于突破型人格来说,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比工资重要的多。
一份薪水8000但做了两年之后薪水还是8000的工作和一份刚开始薪水2500和以后有可能涨到20000或者更高的工作,他们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
他们不会太在乎工作是否轻松,不会抱怨领导给他的培训。相反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特别激动,因为他们知道困难代表着自己正在做舒适区之外的事情,突破舒适区代表着自己正在成长,正在进步。
他们愿意不耻下问,不懂就是不懂,他们不会不懂装懂,在他们眼里别人的目光并不重要,自己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同样两个人来到同一家公司上班,保守型人格和突破型人格的发展境遇是完全不同的。
过一天两者毫无差别。
过一个月差别甚小,几乎看不出。
过一年差别渐显。
过三年五载,天壤之别,突破型人格将保守型人格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所以你是突破型人格?还是保守型人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