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幸福家庭建设者詹蕙芹,今年49岁。
我立志:十年成为“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君子。
我敢愿:帮助100个家庭找到回家的路,打开幸福家庭的大门。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方子老师《幸福的经验》(二期)之“孩子心里有数“”。
遇到不该做的事,我们总担心孩子,说大人有数孩子没数,其实人家孩子也有数。
咱举个例子,在孩子生下来没几个月的时间,他们就会用哭声来诉说自己的需求了。在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他们也会很安静的躺在小床上自己玩,即便有个时候哭得很凶,可是只要一到妈妈的怀里,就不哭了,他好像知道谁是自己的母亲一样。在孩子幼小的心里,似乎天生就知道。
是的,每个孩子心里都有数,我们来分享两个小故事。
第一个,打麻将的妈妈。
有一位妈妈怀孕期间一直打麻将,孩子出生后总是哭闹不断,大人都说这孩子不好带。可是,哭闹的孩子只要一听到熟悉的麻将声,就安静了。因为他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已经听惯了麻将的声音。你看我们这就明白了,妈妈对孩子的引导,其实从孕期就已经形成了,而且无时无刻。母子连心,直到永生。
孩子就是这样,无条件、无选择地贴近母亲。母亲有什么,孩子就粘贴上什么。长大一点,有些宝宝会帮妈妈做事,取 个东西,丢个小垃圾,擦擦桌子,帮助别人,那这一定是爸妈引导的。
孩子心里都有数,孩子的心灵就像一片百花园,我们帮他种下美好,他收获的就是美好的心灵,我们如果不小心种下了不好的种子,同样的必然会污染到孩子的心灵。
好,我们来说说经典的力量。记得几年前,我曾经看过一个日本的电影,叫《殿下,给点利息吧》。其中有一段,父子俩人读诵经典,哥哥在父亲和弟弟读诵经典的时候,经典声环绕在院子里。玩耍的哥哥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哥哥贪玩,不爱读书,弟弟跟他正好相反,每天都在书房认真地和父亲一起读当时流传的家训,父亲和弟弟读诵经典和家训的声音,也一直在书房里、在院子里回响着。哥哥在院子里玩耍,一连玩耍一连听父亲和弟弟他们的读书声。长大以后,哥哥没有读过书,不会算账,只能靠种庄稼为生。但他有着深沉厚重的品质,做好事不留名,为了他人和集体的利益,总是默默地奉献着。他的弟弟从小就勤奋读书,后来成了当地一位富贵的商人。咱们说的是这位哥哥,在读书的环境中也非常的受益。
我们通过这两个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有意的还是无间的,不论孩子年龄大小,我们给孩子输入的好的或不好的信息,他们都会毫无保留的吸收。在不好的环境中会携带着不好的行为习惯长大,在经典的熏陶下,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成长,自然会拥有正知和优良的品质。
在言教、身教、境教、心教,对孩子的教育中,境教有三个层面,其中有一条就是经典声环绕。我们分享一个小妙方,题目就是经典声环绕。
一位妈妈说,我的女儿快6个月了,我很庆幸,从我怀孕到她出生直到现在,我从来没有一天间断过学习、读书、写感悟。我们宝宝现在的性格很安静。在她刚满三个月的时候我就上班了,她跟爷爷奶奶在家里,每天早上睁开眼,我就打开经典播放器,让她听《道德经》《大学》《中庸》等等。爷爷奶奶也很配合,白天小音箱基本都是开着的。你想想,孩子竖着小耳朵,天天听圣贤讲话,你看这位妈妈、爷爷奶奶多有智慧,不能不说,这是送给宝宝最廉价又最珍贵的礼物。
当年阳明先生五岁以前不会说话,可他也开口说话时就能背诵爷爷曾读过的书,爷爷很惊讶地问他,你怎么能够背诵我读过的书呀,五负的阳明先生说,我以前听爷爷读书时,自己就默默的记住了。
我们看,不会说,但耳朵能听得到,孩子在生长的过程中,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就能学到什么。这样的陪伴是妙不可言的。爸妈输出什么,他就收到什么,他收到什么,将来都会还给父母,甚至加倍奉还的。
从小读诵经典的孩子,会看到他小小的年龄都会显示出一份气质,油然而生一股正气。从他的眼神中能够感受得到,读经典培养的是孩子的道德基础和精神底色。在经典中滋养中长大的孩子,会向上向善,朝着正确的方向成长。
为什么说每个孩子心里都有数,有人做了一个婴儿表情剥夺试验,非常有趣。研究发现,4个月大小的婴儿,能轻易地辨认到呈现在自己眼前的表情面孔。比如,妈妈发怒或爸爸微笑,他是有反应的。当宝宝一岁时,他们开始感受到别人的情绪。比如妈妈发怒他们会害怕,爸爸表情严肃他们会也紧张,这么小的孩子,当我们不待见他,或者我们表情不好,我们装着生气了或者很严肃,他回应我们的是什么,他也不愿意理睬我们,甚至把我的脸拨弄到一边去。我们想想,他还小,没本事,有本事的话他早就跑掉了。
我们的家人们,无论谁照顾孩子,照顾孩子那个人的心情,状态、境界,那是很重要的。一句话,你的开心很重要。我们能够把握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有一个好的心情,从小给他培养一个爽朗的性格,这可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以及家人们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奠定了他幼儿性格的基础。
两年前,我到郊区的时候,看到一位老太太,满脸愁容的,吃力地抱着自己的孙子,当时我讲课的时候门开着,她也走进来,没想到听完课,她抱着孩子往我这儿挤,挤到我的面前,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和我说:老师,听了你这堂课,我最少能多活二年。我印象很深这位老太太。她说,她一直看着孩子,一边抱着孙子一边抱怨,抱怨媳妇抱怨儿子。
我跟她说,你看你心情不好,带着孩子,你给孩子传递的是什么,是负能量,你天天扛着孩子你也累,但是你的坏心情会伤害到孩子,心里会存下阴影。长大了,都会让你们的孙子心上有一些局限性,会有一些消沉。你想让他和奶奶一样,每天都愁眉不展吗?你愿意看着孙子长大,是你的样子吗?她连连摇头头说,不是,不想,老师我也在改。那一刻,她把孙子抱得紧紧的,她说中午你一定得到我家去吃饭,她高兴了。
你看,爱错了,多冤枉,这就叫“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所以特别想提醒那些由父母协助照着孩子的年轻的爸爸妈妈们,爱孩子源于我们对待父母的态度。对老人的爱,就当以爱子女的心爱他们。如果对父母不好,证明自己根本没有能力爱孩子。因为你只有一颗心。
有爱的心,处处传播爱,有恨的心,处处释放恨。本质上,不会爱孩子,是心不正。花开花落,冷暖自知。有怎样的心,自己知道。一閪的,有怎么的心,就抱出怎样的孩子。
伙伴们,心好,命就好.
祝福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