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探秘太和门》:一砖一石乃是故事,一光一影皆为历史

《探秘太和门》:一砖一石乃是故事,一光一影皆为历史

作者: 职男小凡 | 来源:发表于2020-03-08 21:31 被阅读0次

    故宫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喜欢那里的人喜欢的不得了,任何理由都能成为他们去故宫的“借口”,比如陪亲朋、看展览、练习摄影等等。

    而不喜欢去的人,理由却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太无聊”,相似的庭院,差不多的建筑风格,还有傻傻分不清楚的各个“门”、“宫”、“殿”。

    我初来南方看古镇的时候,感觉所有的古镇都一样,白墙黑瓦,青石板路,似乎看完一座古镇,基本就不用再看其他的古镇了。

    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仅仅是停留在看风景、看外观这种层面的“看”,即便是再美的事物,恐怕也会在看过两遍之后心生厌倦。

    很多人第一次看故宫,实际上就是这种停留在表面上的观看,特别是匆匆的游客,常常一小时走过一座城,根本没有时间来领略故宫、领略曾经在故宫里发生的一桩桩故事。

    而要说到故事,那么毫无疑问,故宫里故事最多的地方,就是太和门,在这个规则森严、设计精巧、流水潺潺的广场上,从上到下,任意一处都是故事。

    而且有些故事甚至成了未解之谜,比如在太和门前,有两件“神秘”的汉白玉石雕,西侧那个方正正的石头盒子,叫做“石匮”,这东西的体积大于是1立方米,而且有盒盖、有盒身、有基座。

    于是石匮相对的,在其东侧立有一座汉白玉石亭,这座石亭高3.5米左右,也是由三部分组成,这两样东西出现在这里,谁都不知道是干嘛用的,不仅现在的故宫研究人员不知道,就连后来的历代皇帝也不清楚。

    相传,纪晓岚认为石匮里面可能有谷物,象征着社稷,而石亭则是被推测为放时辰牌之处,表示敬畏天时,不过也有人说,石匮和放置玉玺的宝盝(lu,读四声)一样,石亭则可能是诏书亭,这一点我们倒是在很多影视剧里都见过,经常有太监和文官把诏书放进去,由此推断石亭与石匮应该是象征皇家册宝制度。

    而如果用现代人的眼光去看的话,没准就是哪位皇帝对这两个物件情有独钟,随便指派了几个人,把石匮和石亭摆在显眼的位置,就好比是领导让我们把公司门前的招财树挪挪地方一样。

    很多建筑之所以有人愿意无数次来参观、来听讲解,有一定程度上都要归功于故事的作用,我们知道的故事越多,想要进一步了解的欲望就更加强烈。

    关于太和门,有两个故事特别有趣,一个是关于内金水桥,一个是“御门听政”,咱们慢慢说,先来聊聊内金水桥。

    我很小的时候,曾经听老人讲过一个故事,说是这内金水桥说法非常多,谁若是走错了,走了自己不该走的路,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有一位民间的莽夫不懂这些,因为在天子脚下的京城见义勇为,缉拿了一名杀人犯,这一举动被当时的永乐大帝——朱棣所看重,于是便传唤进入紫禁城。

    结果这位莽夫一脚就踏上御路桥,在场的文武百官当即面容失色,赶忙将其拉下来,但很不幸,这一幕还是被皇帝看到了,这位莽夫就这样丢了性命。

    当然这个故事可能是老人编来骗小孩儿的,但是这内金水桥确实是有很多说法的。

    从午门到达太和门的过程,要经过内金水河这五座桥非常的有讲究,处在中间的这一条,刚好坐落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它被称为主桥,也是御路桥,桥面最宽,是供皇帝来行走的。

    位于两侧的四座桥则是宾桥,比主桥略窄,供王公大臣行走。

    这五座桥其实还对应了午门的五个门洞,这门洞的讲究也是颇多,从中间门洞出入,这是皇帝的特权。常朝时,文武官员一般从左侧门洞出入,宗室王公一般从右侧门洞出入。

    大朝的时候,文武百官众多,就会最两侧的大门,供三品以下文武官进出,在殿试时也是一样,供各路考生进殿。

    我们都知道,在封建时期的帝王统治时期,对于身份、对于阶级的区别是非常敏感的,任何一点细微之处,都要显现出差别。

    再回到内金水桥,这主桥与宾桥都是根据不同的使用者身份设计和建造的,主桥良策的汉白玉石雕花栏杆采用了云龙纹望柱头,柱头上高浮雕云龙纹,龙身下衬云朵,华贵而且优美,毫无疑问,这代表的就是“真龙天子”。

    而反观宾桥,则是采用了火焰形状的望柱头,这在紫禁城的许多地方都能够看得到,其等级绝对不是比云龙纹望柱头低了一点半点。

    更有意思的是,皇帝专门通过的御路桥,作为皇帝身份特殊性的体现,仅仅是望柱头的体现显然是不够,普通的道路用青石、方砖或长砖铺成,但是皇帝专用的高等级道路,则是用大块的方形青石打底,铺成路面略显弧形,良策还有青砖铺设的排水区功能来散水,这样的话,雨天不会存水,下雪的时候,上面的冰雪也要比其他处消失的更快些。

    这林林总总的细节,足见身份差异在封建社会里,是一种多么难以突破的枷锁,现在我似乎能够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想要考取功名了,要不然一辈为奴,后世多少代人可能都不好翻身。

    说完了内金水桥,我们再来聊一聊“御门听政”,这是关于太和门的另外一个有趣的故事。

    “御门听政”这件事儿还是要从永乐大帝朱棣说起,话说朱棣搬入紫禁城不过百日,三大殿便遭遇雷击,导致起火焚毁。

    朱棣本就是通过起义得来的皇位,他怕引发人们的猜疑,于是便称之为天意,不敢及时重修,于是就将“会议室”挪到了如今的太和门处,不管寒冬酷暑,始终在此常朝。

    这一制度就这样,断断续续的延续到了清顺治皇帝时期,顺治皇帝仍然在太和门临朝,直到康熙六年,“御门听政”才挪到紫禁城内廷的乾清门。

    而说到古人为什么喜欢这种“露天办公”的方式,就要从“天人感应”和“真命天子”的说法讲起了,古人始终认为天帝在上,露天听政能够展示天子贤明公正、勤政爱民的一面。

    常年这样坚持,则是能够凸显天子的敬业精神,同时也是向满朝的文武百官宣布,自己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最佳证明。

    当然了,这个说法放在今天显然是迷信了,但是回看古人,却也觉得这样的迷信竟有些可爱,古人信奉天人的存在,特别是古代皇帝,自诩为天选之子,并且以此来维护自己的政治统治。

    然而你会发现,有的皇帝很聪明,他尽管心存敬畏,但却不知道天人是否存在,只知道这样做能够让大家信服,让自己的统治更加顺畅。

    可是有的皇帝则信着信着,就把自己信进去了,开始沉迷炼丹、钻研道术,妄图升仙与天齐。

    还有一点很有意思,那就是即便在那个全民信奉天人的年代,仍然还是有不少大臣,对此不以为然,特别是一些“反派”人,更是如此。

    比如明正德年间太监刘瑾专权乱政,在正德三年的一天,正德皇帝在奉天门早朝听政刚刚结束,将要退朝时,忽然在御道上看见一封匿名文书,内容是揭露刘瑾乱政罪行。

    刘瑾当场愤怒,并且大发淫威,不仅不让文武百官退潮,甚至上文武大臣都跪在奉天门前,威逼群臣举报写信之人。

    结果当天在场官员,大概有三百余人全部下狱,酿成了正德帝即位一来的最大冤狱。

    所以你看,这“御门听政”有时候并不是给天看,“人”才是这里的主角,最终还是政治的主战场。

    在中国的历史里,故事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今天还能够听到和看到的很多历史碎片,都以故事的形式保留了下来,而坐落在帝都的故宫,就成了这样一座充满故事的宝库。

    小到每一块砖,大到每一处建筑,甚至宫廷里的每一片落叶、每一处光影,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历史痕迹,当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带着看故事、看历史、看文化的视角来看待故宫、看待太和门的时候,我们也就能够看懂故宫为何在这么长的历史长河当中,始终在人们心中保持如此高的地位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探秘太和门》:一砖一石乃是故事,一光一影皆为历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dts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