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老大号召,积极把自己的作品归类存档
简书作品汇总
文章概要:通过对第一次共享中老师提出的四个问题“为什么要用高标准共读这本书?为什么要以共读的形式来进行?为什么要选择早晨阅读?如何推进活动”的自我理解和反思,制定出了自己的共读学习标准。明白了只有把知识和自己想关联才能产生价值。
文章概要:1.共读小目标记录:利用格式化笔记对共享内容进行记录和整理,提高了自己的笔记效果。2.共读感受:看到了老师如此细致的阅读序言部分,即认识到序言对文章的重要性,又被老师的阅读态度震撼。同时,也看到了自己在认知方面的不足,比如老师提到的记忆的原理。最后给自己提出了“对标阅读”的阅读要求。
文章概要:通过对比老师的流程图和自己的阅读笔记,发现了4个主要的不同之处:01.分析阅读既要深入进去读懂每个词每句话的主旨,还要能跳出来,站在上帝视角俯视整个文章结构脉络,把知识点关联起来,形成知识体系。02.不要轻易做判断下结论,多问问自己,推理的依据是什么,自己的假设是什么,在给出结论前检视下自己的思考,避免直觉捷径带来的错误判断。03.学会应用“抓手思维”,找到关键点突破。04.增加自己的认知深度和广度才能减少硬伤带来的伤害。
文章概要:用简单的决策流程图检视了自己在做出“要不要分析阅读附录A”时的直觉捷径。并进一步思考了用慢思考做出该决策的步骤。最终得出结论,需要在检视阅读完整本书,弄清楚整本书的结构关系和重点内容之后,再来判断附录对整本书的重要性,以及和我制定的目标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然后再去作出一个更合理的决定。
05《思考快与慢》共读作品06——小心别被启发感欺骗,应用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
文章概要:用v1.0流程图作为对标模板,将自己的一个决策过程进行显性化流程分析,最终看到自己以往只输出感受而不注重应用,其实是一种低水平的勤奋。提醒自己不能被启发感所欺骗,而要实实在在的把知识即学即用。
幕布笔记
01 《思考快与慢》第11次共读 https://mubu.com/doc/316Egc1Gsw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