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老子为什么提出“朴”的概念

《道德经》:老子为什么提出“朴”的概念

作者: 傅晏001 | 来源:发表于2020-02-05 14:00 被阅读0次

    《说文解字》对“朴”的释义是:“朴,木素也”,说“朴”是没有加工过的树木。

    老子的“朴”,一方面代表未经雕琢的本元,另一方面代表“道”,在整本《道德经》中,可依据上下文具体语境进行辨别。

    01 朴散为器与纲纪准绳

    凡“朴散为器”,一定是取本文开篇第一种意思,即代指具体的、未经加工过的事物。

    “朴散为器”的意思是说,事物经由人的劳动力加工,转变为具体的、有实用功能的各种器物。

    这种器物在给人类社会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便捷的同时,催生着人的思想与社会文明的进步。

    人类从原始社会的茹毛饮血,到学会钻木取火,再到锅碗瓢盆的成功现世,到现在坐在整洁秩序的西餐厅、或是古色古香的中餐馆内,陈列在桌上的精美器具,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各种餐桌礼仪,相较我们的祖先,我们称这种现象为“文明”,并以此感到自豪。

    但同时,我们也不应当忘却,这正是经由先祖一代代“朴散为器”获得的成果,是绝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由此可知,“朴散为器”是文明发展的基石。人类社会文明与思想的进步依托于同样为人所创造的“器”,就譬如计算机,同时,这些“器”又推进人类社会的进程。

    社会发展了,就一定会衍生出特定的秩序规范。

    餐桌有餐桌礼仪,商务有商务礼仪,现在,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还催生出一种“仪式感”。

    小到日常生活,饮茶吃饭,大到国际洽谈,律法修改,都讲求一种规范。

    这种规范,也叫纲纪准绳。

    《管子·七法》中说纲纪准绳“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

    结合说文解字对“朴”字的释义,不难发现古代木匠制作木器,就是字面意义上的散朴为器。

    木匠雕琢木器的过程中,必须用到一样东西,即“绳墨”,又称墨斗。

    墨斗通常是一个方形的盒子,里面装有一根沾满了墨水的线,使用时需将线拉出来固定于一端,然后再拉长、绷直,以手指提住线的中部,松手,一条直线就被墨水印在了木材上。

    木匠这种用于木材表面划线定位,以衡量放线是否垂直与平整的方法,是“准绳”一词的由来。

    通观木匠散朴为器与由此衍生的墨斗,其实与人类社会文明进程及相应诞生的各种规章制度大同小异。

    准绳的出现是必然的,进步也是必然的。

    02 方而不割与大制不割

    “方而不割”一词在《道德经》五十八章“是以圣人方而不割”。说的是只有圣贤之人才能做到说话做事端方却不伤人。

    与“方”对应的一字是“圆”。我们作为寻常人,所能达到的一个最好的状态就是这个“圆”字。

    这也正是到了某段时间人们都不免感慨的“被岁月磨平了棱角”。

    “方”形,外部四面带角,内部四面也带角,有角就免不了伤人,且与“圆”相比,“方”由直线组成,没有转圜余地,“圆”由弧线组成,包容一切。

    棱角还在的时候,我们可能有过“诗万首,酒千觞,几曾著眼看侯王”的狂傲,也可能有过“酒狂自负,谓东君、以春相付”的自大。无论带给旁人的是嫉妒、还是忌恨,都已“割”人,割人而不自知。

    老子在《道德经》五十八章提出“方而不割”前,在更早的二十八章中先提出了“大制不割”。

    且五十八章“方而不割”的一个必要前提是“圣人”。即老子并不认为“方而不割”具有普遍性。

    一个简单的道理,周长相同的圆和正方形,圆的面积必然大于正方形的面积。这时拿正方形去试图盖住圆形,是不可行的。所以说“方而不割”不具有普遍性。

    既然知晓“方而不割”不具有普遍性,那么看起来所应当推行的自然就是“大制不割”了。

    所谓的“大制不割”,“大制”又是指什么?

    “大制”指一种彻底的、圆满的制度或法则,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提“乌托邦”概念不谋而合。

    “乌”,乌有;“托”,寄托;“邦”,邦国。释义为“空想国”。柏拉图更倾向于称这种状态为“理想国”。

    了解了早期巴黎公社空想社会主义的必然失败,就不难得出“大制不割”也不具有可行性这一观点。

    去哪里寻找这样的一种万能法则,这就是症结所在。找不到,因而“大制”也不存在。

    试想,如果二十八章中的“大制不割”可行,《道德经》又怎么会在其后的五十八章中提出“方而不割”的概念?

    03 见素抱朴与复归于朴

    “见素抱朴”“复归于朴”是”建立在探讨了“方而不割”“大制不割”不具备可行性的基础之上而提出的。

    只有了解了“方而不割”和“大制不割”属于乌托邦之后,我们才能正视“朴”字的外延,真正了解到老子为什么会提出“朴”的概念。

    老子强调“朴”,其实是强调一种主动的状态。

    散朴为器易,但散器为朴几乎不可能。

    通俗来说,要将一段木材雕刻为一个木碗,这是顺;但如果逆,想要将这个雕刻的木碗再还原到最初的那段木材,是万万不可能的。

    木材到木碗的过程,就是主动;木碗到木材的还原,则工匠处于被动的困窘境地。

    “见素抱朴”一词中,“素”指没有染色的丝,“朴”指未经雕琢的木材;“见”通“现”,和“抱”字并行。

    因此,老子提出“见素抱朴”是希望人们能涵养天性,不为外物所惑。

    为外物惑,而造成的灾难,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也有“苛政猛于虎”。

    所以《道德经》三章指出“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自然得出五十七章“我无欲,而民自朴”的结论。

    这其实是一种很理想的状态,只是今人多误解。误以为老子提“不尚贤”就是愚民,孰不知正是有了“贤”“愚”字样的出现,才有了佛家所言的“分别心”。

    起了分别心,又怎么会是“朴”的状态呢?

    陆象山说“宇宙不曾限隔人,人自限隔宇宙”,这就是“道不远人,人自远之”,取本文开篇第二种意思,也就是“朴不远人,人自远之”。

    诚然,贤、智、仁、义我们不应当抛弃,也绝无诋毁之意,而若只一味强调这些,无益于只知治标,却忘了最作为根本的“朴”。

    是舍大取小、舍近取远,也是舍本逐末。

    海德格尔讲“超越存在者,进到世界中去”,说这叫做“自由”。

    这种“自由”就是“朴”所拥有的主动属性,因万物“复归于朴”,而能游刃有余。

    正是淮南王刘安讲的“所用万方,然一木之朴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老子为什么提出“朴”的概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ebi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