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写下一个故事
如果有现实的因素交叠
就好像一场告别
那些不太美好的记忆退出
成就未来的幸运
一
“欢迎大家收听今天的午夜驿站,我是大家的老朋友,妙子......”
顾妙说出惯常的开场白,示意导播播放音乐,她整理好情绪要开始今天的工作,聆听这个城市里失意人们的故事,毕竟旁观者给出建议是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的。
不同于常人的作息时间,并没有给妙子带来太大的困扰,反而夜猫子的她很适合,真正困扰她的还是那一个个在凌晨打进电话吐露衷肠的听众朋友。这一年,她解决过成千上百的出轨问题、婆媳问题、失恋问题、失业问题......有时候闺蜜跟她打趣,调侃她就是那个电视民生频道里的“老娘舅”。
今天,又是一个哭着打进电话来的小姑娘。
“妙子姐姐,我...我好难过。我跟他分手已经快一年了,可我就是怎么也忘不掉他。我还是会想到我跟他在一起时候的那些事,我还是会去以前我们经常去的一些地方,可是...可是...可是他马上就要结婚了,为什么,我不知道为什么,他怎么可以这么快就把我忘掉,我为什么就忘不了他。”
听完她抽噎着叙述完事情的概况和与前男友的点点滴滴,分针已经走过了大半个钟盘,录音棚外的导播又一次趴在调控台上。妙子没有打断她,因为她知道这个点的电台节目本就是被这个世界忽略的,只有被生活打击过抛弃过的人才会注意到,更何况,一些在生活里一本正经的人太需要一个这样的宣泄口。
而且,妙子好像看见了一年前的自己。
“没有什么过不去的。想想他是怎么把你忘掉的,你也就可以做到了。”
电话那头长久的沉默。
可能那个小姑娘被唬住了,一惯走温暖知心路线的妙子居然如此冷静地说出这么一句话,没有任何安慰的话语。
做完节目的时候,顾妙的头疼得厉害,给导播盖了条毯子就走出市电视广播台的大楼,彼时已经接近四点,晚秋的这个点风吹过有一种摄人魂魄的感觉。马路上的车没有几辆,红绿灯和路灯依旧明亮,还要两个多钟头,东方才会露白。顾妙喜欢这样的街道,不嘈杂,但生动。
街边的商店大门紧闭,连广告上说着24小时营业的KFC也是漆黑一片,顾妙已经习惯这样的氛围,她没有叫车,今天就想这样走回自己的公寓。
从包里翻出一直关机着的手机,点开微信,没有消息但朋友圈足够丰富。
一条条看下来,等待的绿灯也终于亮起。
“我们结婚啦!”
“笔芯!”
接连两条秀着两本相同的结婚证。
而这两条朋友圈的所有者。施林和倪真宜。
二
回忆这东西若是有气味的话,那就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像记得分明的快乐,甜而怅惘,像忘却了的忧愁。from 张爱玲《更衣记》
读到这段话的时候,那时候顾妙还是个大一新生,在学校广播台当个实习播音员,负责的节目叫“书言书语”,那时候的她还不能播音只能帮广播台的学长学姐们写写稿子,也就是那个时候认识施林的。
该怎么描述顾妙第一次见到施林的样子,应该就是言情小说里描述的“看见他就好像看见了光”那样吧。
顾妙从来都是个谨慎的人,上了大学之后更是如此,匆匆瞥了施林一眼后又回过头开始和负责今天广播的学姐对稿,依稀听见有人对他说:“施林,上周那篇讲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的广播稿写得太好了!”
“哪里哪里...”话音未落。
“那篇《梦境止于现实》是你写的?!”顾妙发问。
“是啊。”施林有点好奇看着眼前这个似乎对他很好奇的女生。
一个学长眼看着尴尬的局面发话了:“哎你们还不认识吧,你们自我介绍一下吧,认识认识,毕竟以后要一起干事的。”
被顾妙抢去了优先发言权:“我叫顾妙,心理系。”
“我是施林,也是心理系,我怎么没见过你。”
顾妙显然不想去接他的话,一个院里的学生有好几百人,他又不是神仙,还要一一认清。
“我想起来了,之前台长说的被我挤掉的那篇关于张爱玲的广播稿是不是就你写的,那上面署名是妙子,一定就是你!”施林跟发现新大陆一般,而顾妙心里却是想着哪壶不开提哪壶。
其实顾妙是输得心服口服的,因为那篇《梦境止于现实》广播稿真的写得很好,她甚至在看完之后有想去看完弗洛伊德所有书的冲动,所以也让她记住了那个名字。施林。
两个月之后的转正仪式意味着顾妙他们实习成员都可以开始播音了,原本是由一个前辈带着一个新人做一档节目的,但当顾妙看见自己的名字和施林放在一块时,心里不是诧异,而是欣喜。
之后,顾妙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每个礼拜都会期待轮到自己广播的时候,上课时、写论文时、睡觉前都会浮现出施林那张欠扁的脸。室友察觉到她居然在她最喜欢的行为分析课上走神,戳戳她的手肘说:“怎么回事,你不会是发春,谈恋爱了吧。”
一语惊醒梦中人。
而谨慎的顾妙又怎么会让他人觉察出自己的心思,她极力否认,也开始减少在广播台的露面,有时候广播稿也是拖到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才匆忙交上。
她逼迫自己不去想,因为她知道施林这样的人是不会喜欢上这么平庸的她。到底是自卑在作祟。
僵局打破是在那一年的跨年夜。
全广播台成员出去home趴,顾妙和施林当然在列, 一路上施林一直和顾妙搭话,但明显顾妙并不想理他,敷衍地“嗯嗯啊啊”了几声。其实,只是因为天气太冷,顾妙不想因为说话而消耗身上的热量。
等吃完晚饭,他们还要在零点去放烟火,而顾妙则被屋外的冷空气打了个寒颤,悻悻然退回房间里吹空调。施林在外面找了顾妙半天都没看见她的影子,问了另一个女生才知道她根本没出来。于是,跑回屋子里把窝在毯子里的顾妙拉了出来。
“你干嘛,不开心吗?”施林问。
“没有。”顾妙捂着围巾模糊地发出声音。
“看来你是不怎么开心了,那我说个高兴的事情给你听吧。”施林边点着烟火的引线边对着她笑笑说。
顾妙不屑:“别说是给我讲个笑话,我可不想听。”
“不是笑话。”施林一本正经:“顾妙,我们在一起吧。”
一瞬间,火树银花。
顾妙再也忘不了那个晚上的烟花。
三
倪真宜是在大二的时候来到校广播台的,由于她并没有其他成员一样经过实习阶段,因为当时广播台里有很多人多少都带有不满,但这位“空降兵”的实力又不容小觑。
播音字正腔圆,语调明快,比台里经过一年训练的许多人都要好,她还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因此顾妙很喜欢她。
叔本华曾说:“一个真正漂亮的女人,是不会有同性朋友。”
后来的事足以证明。
当时顾妙和施林在一起的事情没让太多人知道,但倪真宜是其中之一,还是顾妙亲自“引荐”,三个人时常一起吃饭,一起外出,一起在广播台做节目。
本以为被闺蜜抢男朋友的这种狗血戏码死都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顾妙,被老天爷挑中了。
大四那年,顾妙和施林的矛盾开始积累,施林想要继续留在S市发展,而顾妙则是要被父母安排回N市的一家医院工作,顾妙不是没有抗争过,只是毫不起作用。
她本就是那种顺从的性格,不想反抗,也不愿意违背父母的意愿,她不明白的是明明施林也是N市人,为什么就不能和她一起回去。
矛盾这种东西如果不在当下解决,只会同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庞大,直到没办法收场。
顾妙和施林从毕业后的工作开始吵,到价值观的差异,性格的差异,他们再也不能平静地进行一次交流。可顾妙不想放弃,她一直在和父母沟通,去参加各种聚会努力改变自己,施林也看在眼里,他跟顾妙说不必为了他这样,顾妙只是笑笑。
“顾妙,再这样下去你累我也累,我们不适合还是分开吧。”
这一条信息终于来了,顾妙想。
那天的顾妙心情差到极致就躲到广播台的休息室里,每次不开心郁闷时她都会到这里,而且现在这个点是不会有人来的。
“所以你跟她摊牌了?”是倪真宜的声音。
“不算摊牌,分了。”是施林。
“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在一起了。”
......
后面的对话顾妙再也没有办法听清,只是眼泪已经模糊了视线,看不清一切。手机嗡嗡震动,信息来自S市一家医院的面试通知,好讽刺。
所以,这就是施林拼了命要留在这里的原因。
而事实远比现实要残酷。
她无意间看到了倪真宜的个人贴吧。她一字不落地看着,而每条的评论里都有施林的只言片语,极尽暧昧,时间显示是在一年前。
原来,那么早。
后知后觉的顾妙彻底崩溃,她不知道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哭得像个被抢去糖的小孩,室友安慰了好久都没有任何效果。
所有人都以为施林是在和顾妙分手以后才和倪真宜在一起的,而只有顾妙一个人知道真相。
她仿佛看见了时间的女儿朝她不怀好意地笑着。
四
现在回想起那段分手的日子还如同一场噩梦。
吸烟,喝酒,纹身好像都是那个时候学会的,顾妙让自己堕落无非就是想等施林回过头来看她一眼,可是,他连一点点的同情都不愿意施舍。
身边的朋友都说,从来都聪明谨慎的顾妙这次是栽在施林手上了。
彻夜失眠是那个时候顾妙生活的常态,她不得不用安眠药来使自己深陷睡梦中才可以不去想施林,不去想他们。但还是,失败了。
有一天半夜去高速公路上开车,顾妙就听到了那个午夜电台的节目,她毫不犹豫地拨通了电话,在不知道哪个服务区跟当时的电台主持人聊了一整晚,等到挂下电话从后视镜里看自己,眼睛已经肿得不能见人。
自此以后,顾妙每晚都会拨通那个号码,如同一日三餐是生活必需品一般,她的失眠需要那个电台主持人来拯救。
顾妙开始又恢复了以前的状态,不再乱喝酒,不再整晚失眠,不再需要拨打电话给电台。可是一个月以后,当她再次在凌晨一点打开汽车收音机时,听到的不再是熟悉的声音,电台节目改版了。
将辞职信递交给医院院长的时候,顾妙没有犹豫,她还记得去电台应聘面试的那天下了好大一场雪,面试她的领导看了她的简历后疑问为什么要辞掉医生的工作到电台工作,等到她把整个故事娓娓道来走出广播电视台大楼时临近黄昏。
雪早就停了,太阳挂在西边,风依旧凛冽,但她怎么都不觉得冷。
五
长时间吹了冷风,手已经不听使唤,开个门都费了好长时间。顾妙回到公寓的第一件事就是开空调,这种冷得阴森的空气只有空调的暖风可以驱散。
再次点开微信,发现朋友圈冒出的小红点上的数字多得可怕,不用想,肯定是因为给那两条朋友圈点了赞的缘故。
和他们的交际圈真是重叠得可怕。顾妙想着就去浴室洗澡了。
等到烧完热水回到卧室坐在床上开始浏览各种公众号的推送,等到把那些小红点消灭掉,窗外已经有些许太阳的影子了。
顾妙索性把窗帘全部拉开,让光亮一丝丝照射进来,在光晕的地方还有灰尘浮动,顾妙就这样看着。
脑海里好像有关于施林的细节已经想不起来,更多的被是那些听众们的故事所占据。她喜欢这种不好的记忆被吞噬的感觉,因为现在这个聪明谨慎的顾妙知道,这些,她都已经不需要了。
再次拿起手机点开微信,在施林的那条朋友圈下评论:恭喜恭喜啊,新婚快乐![呲牙]
然后盖上被子,关掉床头灯,睡觉。
阳光一点点地陪伴着。
![](https://img.haomeiwen.com/i977578/8d7f25dceb99d41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