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116452/0b0fcd79ab573719.jpg)
南国的五月,早晨,几声清脆鸟鸣迎来东方的晨曦,徐徐春风轻轻抚摸你的面庞。街道早起的街坊,声音洪亮地交流生活琐碎,远方街道传来公交车抑扬顿挫的到站报道广播。人们三个五个坐在粉店小桌前,你一碗我一碟吃上自己快意的早点,有卷粉、汤粉、螺蛳粉,不一而足。卷粉又名肠粉源于广东罗定,这种粉在唐代就已经出现,来源于一小和尚不小心把盛满米浆的大桶打泼一半,其师傅为了满足吃客需求多加水入剩余米浆,将调和后的液体用容器放入锅内蒸煮取出,发现所得之食品不但颜色好看白如雪花,薄如蝉翼、晶莹剔透,味道也不错,吃起来鲜香、细腻且滑爽外加带一点点韧劲大有嚼头。好一个色香味加美貌俱全。罗定最早的时候不称罗定而名泷州,至北宋开宝六年撤泷州改为泷水县,直到明万历5年(公园1577年),因罗旁地区的瑶民叛乱被平定,泷水县升格为为罗定直隶州,‘’罗定‘’取罗旁安定的意思,自此罗定的名字确定下来。
卷粉的的原名叫龛糍,原材料有米浆、猪肉片、鸡蛋、青菜等。相传乾隆帝游江南时特意绕到罗定州品尝此物,赞不绝口并建议说,这糍那系糍粑反而类猪肠子,何不称之肠粉。从此在皇帝大人的名气下,肠粉得以发扬光大。
值得一提的是螺蛳粉,是近代产物。南方柳州居民喜吃螺蛳,几千年来,柳州一直是中原迁移的汉族和岭南土著民族经济与文化交流、融合的汇集之处,柳州的食品有包容性,柳州小吃螺蛳粉就是这样诞生。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大地回春经济蒸蒸日上,人们生活水平极大提升对夜生活有需求,而夜市摊作为城市居民重要的物质及精神生活标杆从无到有不断壮大,螺蛳是夜市的主角之一,煮螺、炒螺、蒸螺应有尽有,歪加各种煮米粉,据传米粉是秦始皇时代官兵进入桂林等岭南地区时,为缓解北方来的士兵对面条的思念之情,把米打碎搅拌制成象面条一样的东西称为米粉。于是夜市摊前,有好事者将米粉混入螺蛳汤中一并作为食料,发现味道很嗨且简单易做,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就这样螺蛳粉就风靡柳州及周边市县。螺蛳粉的大伯乐是2012年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自然的馈赠》,自此螺蛳粉冲出柳州走进全国大地直至走出国门。这种汉族米粉与土著食品螺蛳汤加酸笋等结合而成的小食,在互联网的带动下如鱼得水,得到众多粉丝的青睐。
吃罢早餐,太阳早已高挂苍穹,看那骄阳似火蓝蓝的天空挂着好多仿佛棉絮的云朵,惹人遐想传说中神仙是否就住在那里。好想好想腾空而起,与心爱的人在那如白于棉絮的云间漫步卿卿我我在碧空中飞来飞去。
五月天的街道,少女们尽显婀娜多姿,大长腿比比皆是温暖着人们的眼睛。枝繁叶茂的大树尽情的为你遮风挡雨,在和风吹煦下静静地走着啥都不想,你恣意享受五月。
五月的天,有如少女初长成火辣辣的身材火辣辣的情,等着火辣辣的爱情。
来吧,一起跳舞一起飞,我爱五月天,更爱五月的你。
![](https://img.haomeiwen.com/i9116452/d64abec0402b496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