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K提供动态代理(基于接口的),从表面上来看,主要需要一下两个类:
- Proxy
- InvocationHandler (interface)
一般地,普通的代理模式,也叫静态代理, 大概结构是这样的:
- 需要一个我们真正要做的,一个行为,就是一个接口
- 然后一个客户类去实现接口,描述自己的核心业务
- 再后面使用一个代理类,类似中介代理客户的业务,完成围绕客户核心业务的一整套的完整的工作,也就是说代理类帮客户完成客户的整个工作,客户只需要关注其核心业务即可。这里代理类需要持有客户类的一个引用,方便调用客户的核心操作。大概的代码类似于:
interface C {
void core() ;
}
class A implements C {
public void core() {
// to do
}
}
class P implements C {
private C target ;
public P(Object target) {
this.target = target ;
}
public void core() {
// call before actions
this.before() ;
this.target.core() ;
this.after() ;
}
private void before() {
//to do
}
private void after() {
// to do
}
}
动态代理,和这个差不多,只不过多绕了一个弯儿. 先说下其业务代码结构:
同样需要一个一个接口和一个该接口的实现类,这个实现类是代表客户操作的,然后我们需要一个关联器:
class D implements InvocationHandler {
private Object target ;
public D(Object target) {
this.target = target ;
}
public Object getInstance() {//得到代理类,基于接口(C)的实现类
return Proxy.newProxyInstance(this.getClass().getClassLoader(),this.target.getClass().getInterfaces(),this) ;
}
public Object invoke(Object proxy, Method method, Object[] args) throws Throwable {
//前置操作 略
Object result = method.invoke(this.target,args) ;
//后置操作 略
return result ;
}
}
这样,一个动态代理就完成了,下面是测试代码: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 d = new D(new A()) ;
C c = (C)d.getInstance() ;
c.calculate() ;
}
在 D
中,getInstance()
方法,也可以放在外面, 目的是为了根据反射动态生成一个继承Proxy
类和实现接口C
的一个代理类. 然后在覆写的接口方法中core
调用了我们关联器的 invoke(....)
方法,从而通过反射间接的调用了表示客户的类的core方法。 从而实现了代理的目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