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个季节吃吃最爱的小龙虾,喝喝啤酒,再聊聊八卦,想想都是很美的日子。
如果有人请你最爱的龙虾,然后你吃完一盘不过瘾,自己会再点一盘吗?
大多数人都不会。毕竟是别人请客啊。再喜欢吃,自己回家花钱买来吃呗。
但是,但是,真的有这么个男的,对方请吃龙虾,对方点了5斤,吃完这男的觉得不过瘾,又叫了5斤,吃完还是不过瘾,又想叫5斤。请客的朋友暗示他这样吃夜宵没啥意思,可以喝点酒聊聊天。然后重点来了,这男的嚷嚷“请不起客就不要请嘛,才几斤龙虾?”
最后掀桌子,两人动手进派出所了。
这是真事,发生在杭州。评论里都在骂那个男的,没有分寸感,别人请客,还特么乱加菜,甚至有人说交朋友当远离这种人。
没有分寸感多么可怕,不自知。吃个饭都能吃到派出所,丢人丢大了。
有人说最高的情商叫自有分寸,对于这句话,我是认同得不能再认同。观察我们身边那些容易给人好感的人,那是因为他们让我们觉得很舒服,他们会把这种舒适感传递给我们。
2
刚回到这里工作的时候,我加入了当地一些群,为了能快速了解当地市场。
对于我们单位的进驻,在当地引起很大关注。于是群里经常有声音出现:
“这个企业老板是永康人”;
“这个企业是加盟的,假的”;
“这个企业准备在这里开个几个月就撤了”;
……
太多言论,人家连听说这两字都不加。说得好像对方是当事人,是真事一样。
我实在看不下去,出来表明身份。群里先是静悄悄,接着突然热闹起来。大家纷纷问各种问题,我一一回答之后,还是有个极度没有分寸感的家伙,说了句话“可是,我爸爸说这个企业就是加盟的,加盟老板是永康人,是我爸的朋友。”
哎,我都不知道该骂那个家伙,还是骂他爸爸。
我回了句“我还是马云的女儿呢,我爸派我来接管这家企业呢!”
然后,就下线了。老娘真的懒得理这种人。
总是有这么一群人,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却喜欢传谣,传得还沾沾自喜。
最怕的就是这种说话特么没有分存感的人。
苏格拉底提出了一个著名的“三重过滤”原则。
故事是这样的:
有一天,他跟一位老朋友相遇。
老朋友正想兴致勃勃地跟他说另一位朋友的事情,苏格拉底打断了他:
“等等,在你告诉我这件事之前,先做一个‘三重过滤’的小测试。”
第一,你能确定所说内容百分之百真实吗?
第二,你要说的是关于朋友的好事吗?
第三,你要说的这件事对我而言有帮助吗?
对这三个问题,朋友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于是苏格拉底说:“如果你要告诉我的事情既不真实也不美好对我更是毫无帮助,那为什么要告诉我呢?”
“三重过滤”原则里,藏着苏格拉底为人处世的分寸感。
3
有些人,喜欢嘲笑别人的缺点来取乐;有些人喜欢模仿别人来哗众取宠。
前段时间沈梦辰,杨迪,武大靖在一个节目中模仿张嘉译老师的走路姿势,引起网友众怒,后来他们三集体发文道歉,张嘉译老师回应“不必自责,要开心。”
事实上张嘉译在戏中经常驼背走路,这是由于年轻时演打戏不用替身,落下了强直性脊柱炎的病,才导致的走路姿态与常人稍有不同。
学会顾及他人感受,学会尊重别人,也是一种分寸。
4
在很多年前我曾经接到一位女性同事的投诉,关于部门里有男性同事经常在公开场所讲污段子,她觉得是一种骚扰。
后来找男同事面谈了解到,这位男同事平常喜欢这样和大家开玩笑,可能对他来说是一个正常的话题,但别人听上去却感觉很不舒服。
所以,说话处事有没有分寸感,不取决于你的感受,而取决于对方的感受。因为每个人的话题尺度是不同的。
你喜欢开玩笑没有问题,但,请确保你开的玩笑有个度。
5
听一个朋友说,最怕她楼下邻居来串门。本来楼上楼下,串串门,搞好邻里关系是很好的事。
但是这位邻居经常一来就呆很长时间,午休时间到了或者饭点时间到了也不回去。朋友到午休时间呵欠连连,又不好赶邻居走。
和别人保持过度的亲密,也会让别人不舒适。
异性相处也是如此,千万别越界。
如果没有了分寸感,处着处着,容易处到床上去。这样的例子,无论是明星,还是老百姓,还少吗?
有些女生性格比较豪放,喜欢和男生称兄道弟。男生没女朋友没结婚也就算了,反之,我觉得还是要注意保持距离。
女生别说“你别介意,他不把我当女人”。
男生不要说“我就是把她当兄弟,你见过兄弟谈恋爱吗?”
我还真见过。
所以友情是有边界的,那些什么友情以上,恋情未满的蓝颜知己,其实也很危险。友情到恋情,不过就隔个分寸。
反正我是没那么大度,不喜欢别的女人和我家先生称兄道弟,然后还特么告诉我“你别往心里去。”
没错,在这方面我就是那么小心眼,我会往心里去。
在异性相处随意越界的人,真的是人品有问题。
随意丢了分寸感的人,真的让人喜欢不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