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素2020.4.13日记
《佛珠》是我从年前开始在创作的一幅画。这幅画从开始创作到现在一直处于蜗牛般的爬行状态。画面构图是一幅有年代的帘子前面,一盆长得肆意随性、蓬勃葳蕤的佛珠从高架花盆上倾泻下来。其实,画的立意是好的,植物本身的名字极具佛性——《佛珠》,被垂下的佛珠半挡露出侧脸的花盆意象成佛的样子。看,听上去多么美好啊!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我被这样的想法激励着!想象着,一尊佛披着一头“浓发”傲视世间,而这浓密的“头发”居然还是颗颗佛珠组成的,光想想就激动啊!这得是多美的画面啊!多好的寓意啊!
所以,创作之初,我是充满了热情和激情的。做足了最初要的底色后,每天晚上加班到很晚,给这数以亿计的珠子们平涂上色和逐个分染。让我没想到的是这不是个简单活!简直太痛苦了!每天晚上,为了让自己不被这单调的创作产生厌倦,我一度将画板从书房挪至客厅的五斗橱旁,又因为总是一边创作一边将脑袋转向右方听着电视声音导致脖子右侧不舒服(好减轻点痛苦嘛),又将画板搬到了电视右侧立在了客厅空调上,这样方便我时时伸着脖子往左瞅两眼电视。就这样,每晚伴随着又臭又长的某70多集电视剧和某40多集的房产内容电视剧的播放结束,我的分染也终于结束了!痛苦暂告一段落。
但就是这幅《佛珠》却真真切切让我体会到了享受痛苦的过程,也明白了“心中有什么,眼里就会看到什么”的含义。
分染结束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又补充了无数次的千军万马的珠子。这么说吧,每次请老师指导,我的“队伍”就在不断扩大,不断地“招兵买马”、“添人进口”。这个过程中,我的创作地点更是不断变幻,为了给自己减轻创作的痛苦,我将画从画板上取下来放到茶几上坐在板凳上画,我会将它铺到餐桌上画,除了没将画铺在地上趴着画外,我基本上能用的地方都用了。
你可能会觉得奇怪,不就画幅画吗,有这么痛苦吗?别站着说话不腰疼,你来试试!那么那么那么多珠子,我每天晚上只能分染完一小部分就眼花撩乱了。说是看电视,从画板上抬起头来根本看不清好吗?只是影影绰绰听声罢了!十月怀胎还有个日期还有个盼望呢,这珠子们什么时候能分染完呀?这过程太TMD地痛苦了,可是第二天依旧要继续!真是邪了!怪不得李老师说,痛苦是会上瘾的,还真是这么回事!听完李老师的课我明白了!敢情我这是痛苦上瘾了啊!
再上瘾我也就此打住,当老师委婉地要求我另起色稿再画一幅时,我毫不犹豫断然拒绝!不画了!世上只此一幅,这种痛苦只这一次足矣!
好在上周,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终于完成“招兵买马”的任务,进而开始给花盆上色,蓦然发现,一尊佛出现在了我的视野中。她并没有五官,但却能让我感受到佛的气息扑面而来!让我再次领略“心中有什么,眼里就会看到什么”的含义。虽然还只是个半成品,如果用十月怀胎来形容,那么这幅作品顶多也就六个半月,可我依然很兴奋、很幸福!那种看到了曙光的感觉很美好,我慢慢体验这种微妙的感觉,也更用心地一笔一笔庄严地落下一笔又一笔。
与我而言,这创作的过程更是一个修身的过程。看到她, 所有的忿懥、恐惧、好乐、忧患,都不足以牵绊我。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