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让孩子逐渐拥有诸如善良、勇敢、勤劳、有同理心等等这些优秀的品质,对父母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父母要深刻的领会这些优秀品质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要身体力行,真正去践行。你的言行举止反映出来的是你的真实想法,很多时候自己可能注意不到,但你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如果父母没有深思熟虑考虑过这些,没有很好的修身养性,倘若自己心术不正或是活的一塌糊涂,又怎么可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所有这些优秀的品质中,第一位的还是善良。儒家思想里面的仁爱观提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对善良做了很好的指导。
亲亲是亲爱自己的亲人,这个是最本能的爱,是基因层面的,是为了种族(准确的说是基因)能够更好的繁衍下去。不只是人类,有些动物做得到亲亲。亲亲向外推延,就是仁人(民),仁爱其他的人,儒家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都是说的这个意思。
为什么亲亲要走到仁人这一步呢?我们常说人本质上都是自私的,这个说法其实不准确,严格来说本质上自私的是基因,所有的生命都有两大本能的任务(生命的意义):生存和繁衍,但从基因的角度来说,个体的繁衍比生存来的更重要,生存的目的就是为了繁衍,把基因传递下去。这就能解释很多的生物学现象了,公螳螂和母螳螂交配后被螳螂吃掉、很多动物本能的保护自己的孩子有时连自己的安危都不顾。人类也是如此,人类的行为意义表现为了子孙后代很好的繁衍。这就决定了你要亲亲,要照顾、爱护自己的亲人尤其是子孙后代。
人又具有社会性,需要和周围的人相处、协作,来面对生存的挑战,人们发现相互协助能获得更大的生存机会、获得更大的资源。而其中表现的太自私自利的慢慢就会被孤立,被边缘化。所以关切别人的关切,就会换来别人的关切,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就是这个意思。只有善待别人的人,才会得到更多的善待,所以本质上善良也是一种自私,或者说是一种高级的自私,目的是为了双赢或是共赢,因为不善良早晚会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