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往常一样,回家劈柴。
小块柴已经被老妈劈完,剩下的都是大块头。不好劈。当看到那一个个圆嘟嘟的大家伙,心中有些畏惧。
再看看那单薄的斧子,不知道能不能用力劈开?不过,活在那儿放着,不管能不能劈开,得试试才知道。
找一个圆墩当垫板,然后就开工干。把斧子抡圆,使劲朝圆木中间劈去,这一斧子充满了未知。如果劈柴,用的力度就够,如果劈不开,说明力小了。有时候的确是力度不够。其实,有时候已经使出了浑身的劲儿,柴还是没有劈柴。
斧子直直钻进木头中间,没有一丝缝隙。眼睁睁看着斧子,使出去的力是那么的苍白,感觉用劲了,可是斧子拔不出来。这下消耗的力气多。
得想个办法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其实早已经有了办法。之前的办法现在还能用。找来另一个斧子,斧背对斧背,用力敲击钻进木头的斧子,力度用到了,次数用够了,缝隙渐渐有了,随着一次接一次的捶打,裂缝越来越大,直到柴被劈开。
这样的方法其实就是无数次的重复。每一次劈柴,只要这样做,花上时间和次数,每一次都成功。对于特别大的木头,不知道适用还是不适用,得留在以后去探究。
圆嘟嘟的柴越来越少,被劈开的就越来越多。别看这劈柴,其实也小有门道。如果遇到有疖的地方,一定得让开。顺着纹理去劈,容易开。
如果遇到直径比较大的,锯短一点,也容易劈开。不过,那些圆嘟嘟的木头,在过去可不是那么容易当柴火来对待的。
端一点,直一点,疖少的木头,都把他当做家具的木料。如今,用木头来做家具,已经不划算,所以留着做家具的想法已经烟消云散。
只要想办法把那些劈成柴,烧锅,烧炉子还不错。
时代变了,可以用来做饭的燃料多了。绿植越来越多,煤作为燃料也成了这里每家每户做饭的一项选择。
一堆柴,让人出一身汗。感觉比跑5公里费力的多。这是不是可以用来解释,每天健身的人和每天地里干活的人的不同。
同样是出汗,真的是不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