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我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姊妹三人朝夕相伴,也成就了我的人生雏形。我们姐弟三人之间平均相差两岁多。作为老大,既拥有与老二的竞争环境,又拥有对老三所受教育的反思。对最小的弟弟天然的保护,让我自小对家庭教育有了一定的思考,对父母的教育方式有了一定的评判。父亲作为恢复高考后,头几届高中毕业生,没有实现大学梦的遗憾,也造就了他对我们教育的重视和对教师的无限敬仰。
幼时所受教育,让我拥有了很强的向师性。对于老师所要求的事情总是如奉圣旨一般,不打折扣的完成。规矩多了,思考与灵动自然少了。但是,这依然不影响我对老师的崇拜。高一日记中,在写到自己未来的理想时,我很自然的选择了教师行业。四年后,高中毕业师范类院校成了我的唯一选择方向。
大四开始选择就业方向,面对身边家人各种的建议,面对周遭同学们各样的选择,当教师的职业方向在我心中却越发的明晰。经历了半个学期的实习支教,我深深感受到教育对孩子们未来的重要性。于是,将教育当作终身奋斗的事业来看待,我坚定脚步,积极准备考试,毕业那年九月便顺利进入了家乡的教师行业。
偏远的山村,艰苦的生活在我看来都没有什么,丝毫也没有影响我与孩子们共建心灵花园的脚步。在那里,我感受更多的还是农村人的质朴和善良,农村孩子对知识的渴望。面对有些新入职老师时刻想着另谋高就,不停地参加其他的招教考试,我就显得特别的没有追求。
当老师,就一定是要当班主任的。因为只有对学生们深入的交流,参与班级的基本建设才能引导学生的价值观,让学生更加和谐的融入课堂。另外,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文本的解读、语言的锤炼,无不渗透着自己的治班理念和治学态度以及处事风格。只有当班主任,才能更加深刻地影响学生,更加艺术的展开教育教学。于是,我成了别人眼中的奇葩。当班主任的多多少事情呀,谁想为了一学期几十块钱的班主任费去干那活?只有我自己清楚,班主任的工作所带给我的是什么。
面对智力低下的学生,我看到了他背后家长的无条件接受,生命给予的馈赠,或好或坏,只要坦然接受,用心经营,便会是另一番的风景。作为一名老师,我们也是有一个普通人,我们教授得了知识,却改变不了现实。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在与家长的沟通中建立,也帮助着我前行。面对心里有疾病的学生,我看到了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深刻影响,出生时都是那样晶莹剔透的孩童,经过十几年的教养,竟然不知道如何自处,无处安放自己的情绪。我匪夷所思,心痛至极。查资料、读书籍、参加各类学习,我乐此不疲,同时又困惑不已。听讲座时,我会为自己的学生而流泪,会为我们的不科学教育方法而自责。曾经教初中时,唯分数至上的原则,如今面对小学生,面对小学生逐年升高的层出不穷的心理问题、情绪管理障碍现状,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思而不学则罔,因为学习的滞后,我越来焦虑,尤其是在自己的孩子出生后。
2016年,随着孩子的诞生,我调入了现在的学校。认识了积极上进的梁老师,远远的看着他熬夜读书、自费学习。我钦佩之间,却也不明所以。在其位谋其政,也许因为她是教导主任,才这样努力奋进,我如是猜想,依旧远远观望,偶有跟随之意,也只觉是望尘莫及。后来了解到:学生们几十年的念念不忘,家长们一窝蜂的争相开后门想要孩子去她的班级,我再一次重新认识了梁老师。她的努力与用心,并不是名利的指引。
2019年,当新教育的种子在我们这片土地上播撒。我不禁心跳加速,欣喜万分。面对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口号,我不禁热泪盈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培养人的目标里不仅只有未来能够让我们获得职业晋升机会的学历,而更应该有指导我们一生成长的本领和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面对挫折的能力、处理紧急事件的能力、情绪管控的能力、搜集信息的能力、时间管理的能力等。于是,一点一滴的学习,从读写开始,从完美班级的组建开始。2019年6月,我有幸拥有了到海门参观学习的机会,灵动的课堂,生动的班级叙事让人眼前了一亮。学习期间,我与梁老师住在一个房间,脱离了孩子的束缚,我如回归大自然的小鸟般轻松自在。而梁老师清晰地日常安排让我久久回想,久久沉思。练字、阅读、速记.......我跟在梁老师的后面目不暇接,感觉梁老师的一天就如我的三天一般,感受丰富,工作迅速。面对繁重的工作安排,语文老师、班主任、教导处主任,她条分缕析,依然能坚持学习。梁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深刻的影响着我,激励着我。
于是,我也渐渐也学着梁老师的样子,跟随新教育开始了我的读写之旅。从19年一次五百字的绞尽脑汁,到如今每天一千字的呼之欲出。写作,不但练就了我的写作能力,更提高着我的思维能力和觉察能力。原本自认为尽职尽责的自己,现在看来离专业还很遥远。如何立足自身特长,打造具有自己特色的班集体?如何整合学科资源,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如何提高班级管理规划,有计划地推进班级建设?这些都是未来我需要思考的问题。
2022年7月,有幸成为了洛阳市名班主任工作室的主持人,组建了涵盖十几所学校优秀班主任学习共同体。在未来三年的时间里,我将以工作室为载体,以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为活动方式。通过团队内部成员的相互激励和督促,通过专业的阅读,提高班主任们的理论修养;通过专业写作提高班主任们的职业敏感度;通过集体研讨、案例分析,立足实践、解决问题。最终完成成果转化,结合新网师的学习,一起探索立足我区实际的班主任专业化成长路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