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为搞技术的对数据会很敏感,因为参数设定的多少,直接决定产品产出的质量,而每次实验的结果,也需要绝对准确的数字,来说明结果的合理性。因此我得出了搞技术的很严谨这个结论,并且一直把用数据说话当成是我们的优势。
而我现在到了制造岗位,在赶产过程中,精准掌控每种设备的节拍时间,根据节拍时间计算产能,不断压缩循环的工作中,对数据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一两秒的差异,绝对是非常大的变化,尤其是当该道工序成为瓶颈的时候,分秒必争,成为一种常态。
而且可怕的是,很多时候,不连续的产量会使得设备的某个单元产能闲置,从系统的大数据上还看不出来。我们的报表都是基于同一种共同的逻辑,这种特殊的个例很难从逻辑上独立出来,即使独立出来了,也只能推动产品产出的连续性上下功夫。
最近几天,我一直在这些数据中被老板诟病,显得很不专业,对数据不敏感,是最大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暴露,对自诩严谨的技术出身的我,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知耻而后勇,要做的还有很多,更快的学习融入新的思维体系,才是当务之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