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8280133/cd61b57884fac147.jpg)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出处】《论语·八佾篇》
【释义】子夏问道:“‘轻盈的笑脸多美呀,黑白分明的眼睛多媚呀,好像在洁白的质地上画着美丽的图案呀。’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先有白色底子,然后在上面画画。”子夏说:“这么说礼仪是在有了仁德之心之后才产生的了?”孔子说:“能够启发我的思想的是卜商啊!可以开始和你谈论《诗经》了。”
【所获】
1. 绘画完成以后才显出素色的可贵。一切绚烂皆归于平淡。
2. 有好的质地,才可进一步锦上添花。如同仁与礼的关系,只有内心真的谦恭诚敬,外在的一切礼数才看起来更和谐,否则容易让人觉得虚伪,少了一份适恰的感觉。
3. 教学上的应用:
孔子以绘画做比喻,用来解释诗句的意思,很好地运用了启发式教育,子夏由“绘事后素”想到“礼后乎”,举一反三,孺子可教。子夏由孔子的比喻联想到礼制,又让孔子有了新的感悟,这就是教育中的灵魂“触发”之效。
教学过程中,不是每个孩子都如子夏一般聪颖明慧,底子不尽相同,因此作为教师,更要因材施教。
就如《论语·为政篇》中,樊迟、孟武伯以及子由三人问孝,孔子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回答,这就是因材施教。
本篇中子夏闻一知二,触类旁通,底子好,孔子因材施教,锦上添花,师徒二人互为启发,于老师而言是一乐事。而对资质一般的大多数学生,就要求教师多用心,既考验教师的专业水准,也考验师德,纯是一份良心活。
![](https://img.haomeiwen.com/i18280133/f251b6d944c962e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