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自尊心脆弱,不敢尝试,遇事退缩时,你们会怎么做呢?
最近一段时间,每当跟小娃搭积木或者亲子阅读时,你让他自己做或者问他这是什么,他都会说:我不会,我不知道。声音低沉,一脸谦卑,等着你教,全不似以往那般踊跃,脑洞大开。
我在小心呵护他的自尊心的同时,也在反思,究竟是什么导致他现在这种状态。
首先,能力跟意志不匹配,自信心受挫。
进入terrible two后,因为活动能力增强,孩子事事都想亲历亲为,什么都要尝试,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可是事实上,有很多事情他是做不好的,比如不能顺利地脱掉鞋袜,搭建积木总是倒塌,骑不好车子等等,每一个受挫都让他嚎啕大哭。
在被一个一个小小的挫折打击之后,他觉得他比自己想的要差多了,所以很容易就灰心下来,不再愿意尝试。
其次,太多的“不”,限制了他探索的乐趣。
因为怕危险,因为怕麻烦,大人总是在告诉孩子你不能这样,不能那样,而且总是会替孩子代劳很多事,帮助他们走捷径。可是凡事都会有代价的,缺的课一定会补上。
比如你当初不让他学着自己吃饭,现在就要追着他哄着他喂饭。你怕他在饭桌上用勺子乱挖菜而索性不给他勺子,他现在就只愿意用手抓菜。看到一幅太阳的图,他说是鸡蛋,你一定纠正过来说他错了……
你什么都帮他做了,他做什么你都习惯说“不行”、“不对”,时间长了,他自然就学“乖了”,不愿意自己再尝试了。
之前,我一直会觉得,我家孩子太过敏感,大人又过度保护。对此,我一直没有很好的改进办法。在我读《行为设计学》这本书的“突破认知”章节时,书里的一个故事吸引了我。
那是塑身衣品牌Spanx的创始人布莱克利的故事。她是《福布斯》榜上最年轻的白手起家女性亿万富翁。她在谈到为什么能经受住层层失败的考验时,提到她父亲的“失败教育”。
她父亲每周都会问孩子:你们这周都经历了哪些失败?因为父亲知道,很多人被对于失败的恐惧束缚住了手脚,担心人们因为他们表现不佳而对自己品头论足,因此便不敢承担风险。
卡罗尔·德韦克在《终身成长》这本书里,也提到过“固定型思维”的人,也因为同样的原因而不愿意承担风险。
然而想要获得成长,势必要从冒险和失败中认识自己。
冒险和失败,会引发个人的“突破认知”,让他思考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更好的方法是什么,激励他以成长型思维和开放的心态,在不断尝试中找到答案。
对应到孩子的成长中,想要提升孩子的抗挫能力,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我们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学习和改进:
1、让失败成为轻松的谈资,对“不”这个词产生免疫。
检查下你是不是个大包大揽的家长。接受孩子失败,允许他们犯错,不急于做评判,其实也是在突破你自身的认知。
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大人应该鼓励孩子多去尝试,并可以刻意制造一个可能因冒险而失败的场景,用正确的态度来作示范:失败不是阻碍,不是结果,而是不去尝试想做的事。在一次次的受挫中,告诉他:不再惧怕失败。
2、做一个善于助推的导师,有效为孩子鼓劲。
《行为设计学》这本书在讲到助推认知的时候,提到了“高标准+信心”和“方向+支持”的方法路径。这是一个优秀导师的精神构成因素。我们大人其实就是孩子的精神和行为导师。
比如在鼓励孩子自己穿衣服时,我们可以循着这个路径:“高标准+信心”(告诉孩子,我相信你自己能够穿好衣服,我对此很是期待),“方向+支持”(你可以看看妈妈是怎么穿衣服的,也可以给玩偶穿衣服尝试,多试几次,你自己就会穿了)=自我认知的加深(孩子认识到:原来我可以自己穿好衣服,我比自己想象得更强)。
注意在孩子穿好衣服时,给他的赞赏,可以更注重在:你好认真!你学习好努力!你观察好仔细等这些具体行为上,而不是你好聪明、你好棒这些空洞的话上。
3、多给他说“你可以做什么”,而不是总说“你不能做什么”。
面对孩子的顽皮淘气,我们的呵斥太容易顺口而出。下一次当你想说“不”的时候,请刹车等待一下,给孩子另外一种选择。
比如:不能用手抓饭!可以换成:你可以用勺子挖饭。比如:不要追着小狗跑!可以换成:你可以站在这里跟小狗打招呼。
这样一来,孩子的对抗情绪就会减少很多,而且会觉得自己得到尊重,自由的空间也更大,也不至于打消他探索的兴趣了。
自我认知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这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努力,不断冒险尝试,并从经验中提炼出答案,从而突破认知。突破自我能带给你的不是成功,而是学习和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