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体只是表象,不能用来定义一个人。
一个人工作的方式可能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但他向世界传递的信息是相对稳定的。
这个信息代表了这个人是谁,载体只是为了传达信息(表达自我)而选择的具体方式。
职业的深层本质,是关于一个人在向这个世界传递什么样的信息,而不是在用什么方式进行传递。
要想拥有真正让自己满意的职业,就必须找到自己最核心的那个信息,并用适合自己的载体将它传递给这个世界。
选择的职业载体对不对,最重要的一个标准是:是否适合你想要表达的内在信息。
提高收入的最好方式:找到能让自己表达最真实自我的职业,通过向他人分享信息,为世界提供价值。
建立成功的职业生涯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责任。一个人在职业道路上越掌握主导权,就越有能力为他人提供帮助,能产生的影响就越大。
如果一个游戏从概率上来说对自己不利,那么玩这个游戏的最理想次数应是0。
相对的,如果一个游戏从概率上对自己有利,那么玩这个游戏的最理想次数是无数次。
确定风险对应的回报足够可观,可以接受最坏的情况出现。
职业的真正回报是与之伴随的长久成就感:你通过做自己喜欢的事发挥自己的天赋和才能,享受随之而来的收入,为这个世界做出一份贡献。
真正属于自己的是在这个世界上拥有过多少清醒自主的成长体验,而不是那些在自己离世时带不走的身外之物。
四个方面
只有四个方面和谐统一时,才可能拥有遵从本心的职业。动力也最充足。
- 需求:必须做什么
- 能力:能做什么
- 欲望:想做什么
- 贡献:应该做什么
如果发觉自己的这四个方面是失衡的,那么改变的起点可以是“欲望”: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想做的)。
- 如果选择首先满足需求,可能会导致这样的结果:为赚钱做一份自己不认可的工作,在这件自己不喜欢的事上积累经验、职业升迁、收入提高,增加了选择做喜欢的事的成本(要放弃做不喜欢的事),从而增加了让自己真正快乐的成本。
- 如果选择尽最大可能做贡献,可能会导致这样的结果:能量太弱了,无法持续贡献,且做贡献的能力被限制,导致不得不暂时搁置远大目标,转而先去赚钱糊口。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基本需求都无法满足,那也很难为任何人带来帮助。
- 如果选择优先发展自己的技能,可能会导致这样的结果:很擅长某件事,但是自己不够喜欢,这会导致自己偏离真实自我。这个世界也许并不需要更多不快乐的没有成就感的医生和律师。
- 如果始终选择遵从自己本心的路,那应是会从事一份能给他人带去价值的工作,这是创造财富的源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