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住尘香花已尽[1],日晚倦梳头[2]。物是人非事事休[3]。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4],也拟泛轻舟[5]。只恐双溪舴艋舟[6],载不动、许多愁。
【注释】[1]风住尘香:风吹尽了掺合着落花香味的尘土。
[2]日晚:傍晚。
[3]物是人非:景物依然如故,而人物、人事却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节同时异,物是人非,我劳如何?”事事:每件事。
[4]双溪:水名,是浙江金华著名的风景秀丽的游览胜地。因为有东港、南港两条水流汇聚于金华城南,故名“双溪”。
[5]拟:准备,打算。泛:指乘舟游玩。
[6]舴艋舟:小船,形状似蚱蜢。张志和《渔父》:“蚱蜢为舟力几多,江头雪雨半相和。”
【评析】暮春季节,在心境悲苦的李清照眼中,完全是一幅死气沉沉、寂寞萧条的凄凉景象。词人无心梳妆打扮,呆坐房中,直到黄昏。一天怔怔不知所为,终于让麻木中的词人清醒地意识到一件事情:“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是痛苦已极、无语倾诉的表达。过片“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照应开篇的“风住尘香花已尽”,可见春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词人悲苦之中的虚拟想象。下片词人的情绪似乎有所松动,然很快就被新涌上来的愁绪所淹没:“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首词所抒发的“愁”绪,已不仅仅是因为伤春引起的,实际上则是国破家亡、亲人永逝、婚变风波、四处逃亡与文物丧失等杂糅在一起的深悲巨痛。
《咕噜天》
寒日萧萧上锁窗[1],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2],梦断偏宜瑞脑香[3]。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4]。不如随分尊前醉[5],莫负东篱菊蕊黄[6]。
【注释】[1]萧萧:形容萧瑟清冷的样子。锁窗:窗棂作连锁形的图案,名锁窗,又称琐窗。
[2]酒阑:酒喝完了。团茶:挤压成一团的茶叶,类似今天的茶饼。据《宣和北苑贡茶录》载:“太平兴国初,初制龙凤模,遣使臣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团茶当时有龙团与凤团两种,后又有小凤团。欧阳修《归田录》载:“茶之品莫贵于龙、凤,谓之团茶,凡八饼重一斤。”
[3]瑞脑:香料名,又名龙脑,即入药的冰片。
[4]仲宣怀远:东汉末年文人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西南)人,属“建安七子”之一。董卓之乱,他避难荆州,依附刘表,不得重用。曾作《登楼赋》,以抒思乡之情。其中有“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等句。
[5]随分:照样,照例。
[6]东篱:指种菊花的地方。陶渊明《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评析】每到秋来,寒日萧萧,梧桐夜霜,愁恨依旧。词人不甘心就此忍受痛苦的折磨,她饮酒品茶,寻找种种消遣,以排解内心愁苦,终于在昏然中睡去。瑞脑香尽,梦中醒来,按捺下去的痛苦必将再度翻腾上来。夜深人静之际,更叫人不堪忍受。秋日已尽,冬季越发昼短夜长,但是词人依然感觉到白日的漫长。孤寂无聊,痛苦难耐,当然会感觉到时光流逝的缓慢而有所怨言了。“仲宣怀远更凄凉”,李清照借以写浓烈的怀念故国、思念故乡的悲凉怀抱,也解释了前文表现的秋日愁怨、日长难熬所产生的原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