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史记-汉孝武帝本纪》的后半篇看完。
司马迁笔下的武帝真是封禅发烧友,追仙狗仔队。我偶尔想象一下自己突然有个几千万之后会干些什么事,会怎么happy,怎么炫富,怎么开启不一样的生活。看一下皇帝们的生活才知道,追仙才是凡间人类的极致追求。
秦始皇和汉武帝的爱好非常接近,一辈子,不断地巡游,不断地找神仙,想要长生不老。真要说有什么不同,秦始皇是老子天下第一,心里是不敬鬼神的,主要的目的是长生不老,寿与天齐。他巡个游,天公不作美,一打听是湘妃的地界。挡我者,灭之!地上的人我都灭光了,天上的神也不在话下。于是,砍光了山上的树。这就是秦始皇的霸气!追仙都是别具一格的。
汉武帝就不一样了,迷信得跟菜市场的小老头似的。只要谁说什么东西很灵验,他立马能请回家。开始有个宛若祠,就是一个民间女子死了孩子,孤苦悲伤而死,死后阴魂不散。她自家的亲戚祷告,没想到还挺灵验,于是在民间有了些灵异的传闻。就这种水准的孤魂野鬼,汉武帝都能搬到自家后花园供养着。于是,在汉武帝一朝就出现了轰轰烈烈的“仙术致富”的社会潮流。术士,山人一波接一波,人数以万计。会忽悠的方士一时间风光无两,封候拜将。但他们大多都没有什么好结局,因为找不到神仙最后交不了差,被砍了几个。汉武帝反复地被欺骗,被愚弄,但就是不忘初心,一辈子不死心。相反他在方士的帮助下,不断地更新自己对神仙和不死的认识,到处封禅,到处祭祀。几十年间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每天2万步那是必须的。
按说《史记》成书时,汉武帝还活着。史记中也没写汉武帝崩的事,立太子都没说。查了一下,《史记》是公元前91年完成,汉武帝是公元前87年去世。要说皇帝的谥号是死后百官定的,《史记》中的《汉孝武帝本纪》的谥号可能是后补的。但既然补了谥号,为啥不把生平都补完呢?据说,司马迁坚持到书写完,之后就不知所踪了。大概是后人只补谥号,而不续写的缘故。
也正是因为成书之时,汉武帝还在位,一干群臣将相也都还在,所以不能在书中道人短长。司马迁回避了当时社会的人、事的描述,不说也不论。但又不能空下留白,于是当了次狗仔队,跳开军国大事,专写花边新闻,同时也揶揄一下这个害他失去人格和尊严的汉武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