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地狱之路,是用期望铺成的。
这本书的作者是克里斯多福.孟。他从亲密关系的本质开始给我们解读:当我们最初寻找某个他(她)组成亲密关系时真的仅仅是因为爱吗?有没有一些甚至不为自己所知的目的。我们其后在亲密关系中的种种冲突也许就是因为这个目的和期望。
因为期望会把接受和让人自由等充满爱意的感觉挡在门外。如果我不能接受别人现在的样子,或不让他们自由地走自己的路,那么我就不是真的爱他们。我只是想从他们身上得到满足,与他们建立亲密关系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爱,而是为了满足我小小的自私需求。
寻找真挚永恒的亲密关系,其实是在找寻自我,是让我们通过亲密关系去引领我们灵性上的满足。我们需要的是能鼓励我们超越自我的伴侣,追寻的是能激发人生意义与方向,并在我们受到考验时给予我们帮助的人际关系。这也是这本书的作者称之为的灵魂关系。
也就是说,亲密关系如果出了问题,并不需要外力来解决,问题绝大部分都来自于自己,如果我们成熟,用绝对的爱,无条件的爱就可以处理好,而且我们能发现更真实更美好的自我。
但是通往灵性的亲密关系并不是一条简单的路,而是充满了坎坷和荆棘。比如我们会责怪批评指责伴侣,我们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妄图操纵他们;或者我们把责任全压在伴侣身上以掩饰自己的无能;或者我们害怕受伤而远离伴侣等等。
这本书把亲密关系分成了四个阶段:甜蜜期、幻灭期、内省期以及启示期,这些阶段并完全是一个逐渐递进的过程,而是不断的反复和摇摆,也许到最后,我们会发现分开才是我们成长的必经历程,重新开始新的亲密关系。
甜蜜期就不用多介绍了,我们相互吸引,咋一看都能满足各自的需求,即便不能,也能满足一部分的需求,然后我们就着手将他们塑造成我们心中的理想伴侣。当我们相处一段时间,发现他们不能满足我们的期望后,我们就会进入幻灭期。
幻灭期这个阶段是让我们看到了我们的需求没有满足,之前看到的都是灿烂的光晕。在这个时候会通过偏差行为来控制伴侣(引起注意、权力斗争、报复心理以及自我放逐)以此来逃避梦想破灭。孩童的两大需求是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这两大需求在成年依然重要,我们都想成为特别的重要的,当儿时的创伤在不经意间又被激发时,我们会特别脆弱恐惧,并想通过种种方式来掩饰这种感觉。比如争吵、攻击、冷战等等。但是当我们愿意面对我们的感觉时,我们就会用爱意来处理现在这种令人窒息的状态,这个时候进入了内省期。
内省期无比丑陋,因为我们开始直面真相。从冷静的交流开始,我们能谈谈吗?将各自的痛苦表达出来,而不怪罪对方。内省阶段所包含的陷阱,比其他阶段都多。有时候亲密关系必须结束,因为它已变成一种虐待,或因为两人处在瓶颈状态已经太久了。也可能因为两个人已经达成共识,是该向前迈进的时候了,只不过,是各走各的。
我们会在受害者、拯救者以及迫害者这三重身份间来回。虽然每一种人际关系都不一样,但是有一些原则是可以通用的:
1. 要解决问题,必须先跳脱问题的框架。
2. 所有的问题,其实都是经过伪装的礼物和宝贵经验。
3. 你所看到的每件事,都是你内心世界的投射。
4. 每个人都有能力为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事百分之百负责。
5. 自由并非来自答案,而是来自问题。
6. 没有什么问题是大到爱无法解决的。

启示期来自于我们对关系的反省后的升华,比如我们需要和爱人竞争吗,我们的重点是为家人好还是要忠实于旧有家庭的形式,我们是在牺牲吗 ,我们恐惧的是什么,我们又是多么的无知。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真正的自己,灵魂关系让你的伴侣可以看到真正的你。会拥抱我所爱,看见爱人的本质,并看见阳光灿烂。我们一起成长,认真面对。
建议:
甜蜜期我们要学会放手和接受,不能把自己的期望强加于对方身上。而是去寻找自己真正需要的。
幻灭期我们除了要和对方进行有效沟通外,还要学会处理自己的痛苦情绪,获得平静。比如向感觉深吸空气;如实的接受;触摸疼痛;用肢体表达;分享等等。
内省期我们要正视所承受的痛苦,并告诉自己:“这不是真理。我现在最渴望得到的就是真理。”让自己充分地感受内心的感觉,并时时记住会伤人的感觉就不是充满爱的感觉,而我们该做的是选择爱、选择生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