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回顾(一大波照片来袭)
丽芳老师:
派拉老师:
课程内容一共四部分:
1、专业知识 2、基础运用 3、教学设计 4、实践运用
过程部分:
1、破冰(了解大家对思维导图的掌握情况)
2、重点知识内容手绘一遍:课程内容、思维导图定义、三个思维、绘制四步骤、笔记应用、课程设计
3、时间限制,规定时间内完成
4、现场演练图文结合的神奇记忆力
5、运用部分:温水煮青蛙、自我介绍、古诗《望天门山》、集体创作
6、作业点评:1、课程内容绘制点评 2、自我介绍评选 3、集体创作评选
贴心设计:
1、工具包赠送环节
2、午休冥想环节
3、左脑累了用右脑、右脑累了用左脑
4、中场休息好吃的
5、优秀作品、优秀团队奖励
6、毕业合影、一人一句感言
二、分析和收获
1、2天时间完成了8幅思维导图的绘制
2、现场演练:
1)用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方式表达什么是思维导图
2)记忆练习
3)关键字提取练习
4)跟队友表述课程设计的全部步骤
5)古诗绘制思路练习
6)联想和发散的练习
3、认识同学
大家都特别的优秀,好几个都是机构的负责人,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而且把思维导图和机构的教学结合的非常的好,向大家学习!!
4、认识自己、重新定位
山本耀司说过一句话:
" 自己 " 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 "自己"。
原本还是觉得自己挺不错的, 对自己绘制思维导图的能力也挺认可,给自己打的分数也挺高,但这两天下来我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
1)绘制大图和小图完全不同的方式和感受
以前我都是在自己本子上画思维导图,不管是图、线条还是文字都是紧凑型的,而这两天的绘制是大纸张少内容,这让我一下子就不习惯了,刚开始还觉得奇怪不知道哪里不对劲,后来跟其他同学的对比才发现,主图小,分支小,整张纸都没有画完,后面有意识的让自己主图分支画的大一些,如下图:
然而,分支画到最后一个又小了,二级分支依然是紧凑型没有舒展开来。
在整个绘制过程中,我们从A4→A3→A1练习之后,才明白丽芳老师在最开始的时候提到的怎么根据不同纸张大小来绘制导图
小纸张,用手腕,大一些用手臂,再大一些用整个人
这点是我特别需要去调整和改进的~
2)图形创意能力
当然丽芳老师说了,学习的过程也是一步步过来的,但是看到身边这么多优秀的人,真的不由的感叹,这脑袋怎么都那么好使,联想发散和图像呈现能力都太强了,特别让我感慨的不是画的有多好,而是想法有多妙
3)课程设计能力
我觉得这个才是这次过来学习的重点吧
①不同年龄段学习方式:面向的人群
②“思维导图+”模式:自己擅长的领域
③招生方式:线上or线下
④收费多少:你的付出是有价值的
4)从老师的上课过程中也学习到了不少:
①开始需要对学员的水平进行一个基本的了解,然后再有针对性难度的课程和练习。
②学习是枯燥且容易累的,需要左脑右脑的结合安排
③节奏感,时间限定,突破自己的能力极限,达到心流状态
④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5)老师给的教具、课件、资料和平台
这个可能是这次课程最大价值的地方吧,可以少走很多弯路,直接运用给到的资源去行动了,另外丽芳老师的平台真的很贴心,既是给自己练习的机会又是给其他人学习的机会。
三、Aha 行动
1)找几个伙伴准备一次线上课程尝试,练习
2)完成后续的30天线上课程
3)联系本地的培训机构谈谈合作可能性
4)完成100幅图的输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