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听说了五维,一年后参加了迈世顿的百家讲堂,今年才真正走进五维的课堂。在报名之前就听了陈序老师的很多微课,对里面的很多内容就产生了共鸣,不解和困惑。所以对这个课程充满了期待。
在上课之前我就对自己有一个期待:放空自己,用打开的心态,像海绵一样去吸收,能吸收多少就吸收多少。完全的投入,完全的去感受,当下产生什么就让他发生什么。
今天上午的三个小时时间里,陈老师首先用三个关键词:觉察,选择,责任把我带入到了当下,让我立刻去觉察自己当下的状态,我是抱着100%的心态来参加这次学习;选择这次学习我到底想要什么呢?我当时就是想更多的打开自己,学习一些新的自己不了解的东西;责任我为了让自己能监督自己学会,并且去应用他,我首先承担了组长的职务,其次我决定回去后把这两天的课程分享给我的家长们,做一场父母教练沙龙。
五维教练领导力学习收获第二陈老师讲了五维课程是由两个大的部分,一个是道,一个是术。我理解的道其实就是一些原则,规律等,适合大家的,术就是一些方法,技巧等。
陈老师讲到传统的管理是管人理事,往往我们在和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很容易看到的是人的行为,而且更多的是负面行为。反而忽略了人的思维和感受,但是人的行为又是被思维控制的,我们想要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必须影响他的思维才会出现我们期待的行为。然而人在开心的时候最容易被激发,潜力最容易被激发,由此有一个快乐开关的理论。我就想到了我工作中碰到的家长们,当看到孩子某个行为以后,不会去探寻行为后面的思维是什么,感受是什么?会直接教训,指责,批评等,从而关闭了孩子的快乐开关,也就关闭了孩子的思维能力,孩子的行为问题也就得不到解决。
爱因斯坦说过:没有一个问题能在同一个层次去解决。如果我们当孩子的行为问题发生后,我们可以更多的探寻到行为背后的思维是什么,这样才能更好的去引领孩子找到更好的自己。好的感受=对的行为
天使和魔鬼的例子让我想到了萨提亚里面的一句话叫: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应对问题的方式才是问题。是想做天使还是魔鬼都是自己的选择。很多事情为什么你是这样的选择,要更多的去问自己了。
关于训猴式管理和训海豚式管理两种不同的方式。链接到我的工作中,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如果可以做到训海豚式管理孩子,不断地去激发孩子的创造力,给予他们信任,支持,帮助,接纳孩子所有的状态,不断的去正向激励,那么孩子的价值感,成就感,归属感都将递增,亲子关系变得更加和谐,孩子更快乐,情绪更好,思维会更清晰,行为更合理。
Y23法则真的有点震撼到我,一个那么小的数循环23次后居然有那么大。我想到自己这些年的一些经历,很多时候就是在还没有坚持到23次,因为没有看到效果就放弃了,还会给自己找到各种逃避的借口。启发我以后再做任何事情后,要学会坚持到至少23次以后。量变才会有质变!梦想还是要有的,就是要坚持23次后才会真正实现它!不要死在了去梦想的路上。
关于三角形理论的认识:
GPS导航仪思维,这个主要是帮助人清晰到底想要什么?想要达成什么目标,现在是什么情况,有什么样的选择,自己做出具体的选择。在这一点上个人做的很不好,目标不够清晰,对现状也是有逃离,从而没有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N+1原则让教练放下对教练者完美的追求,每次要求只要进步一点点就可以。我经常性会犯着急的毛病,这个得时刻觉察。
三脑原则人的大脑分为爬行脑,情绪脑,智慧脑。爬行脑和情绪脑是同时启动的,只要他们两个启动了,我们的智慧脑就会处于司机状态。我们往往无意间就刺激了对方的爬行脑和情绪脑,就会产生冲突。当孩子在有情绪的时候我们去给孩子讲道理,孩子往往不会听,那个时候他的爬行脑和情绪脑在发挥作用,我们首先要安抚好孩子的情绪,让孩子的智慧脑可以开始工作后再去讲道理,这个时候才有效。
经过第一天高强度的学习,早早的在期待中醒来,提前投入到今天的学习状态中去。开课不到1小时,我觉察到自己今天的状态不太好,能量有所下降,和老师的互动没有昨天那么积极了,甚至中间还出现了走神的时候。当我有了这样的觉察后,我问我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子呢?是什么东西影响了我呢?我找到了两点:一是昨天强度太大,体力透支太多,晚上休息时间太少了;二:今天讲的主要是工具操作类的知识,如果不练习会比较乏味一点,还有我目前对工具的需求好像不是那么强烈。我找到原因后迅速调整自己的状态,做了三分钟深呼吸,放下自己心中的期待,完全100%投入,跟着老师的节奏就好了。有了这样的转变,接下来的课就顺利的听进去了。
再次证明了一个人的觉察有多么的重要啊!
五维教练领导力学习收获陈老师今天主要分享了干预六步,Orid深度汇谈,3f倾听,强有力提问和九宫格。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深度汇谈,因为深度汇谈其实主要解决的就是人的情绪问题,我一直相信每个人其实都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资源,所以其实只要帮助人把情绪处理好了,那个具体的方法他自己就找到了。也符合昨天学习的三脑原则。
深度汇谈主要分为四个步骤:一是客观的数据,也就是我们看到和听到的事实,二是情绪感受,也就是发生了这样的事实当时是什么心情,有什么样的感受?三是价值取向,也就是在这件事情中,我们学到了什么?️四是在未来,具体会有什么样的行动。陈老师说到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前面两步,处理情绪,而且只要出现负面情绪,我们就要把负面情绪的数据找出来,直到情绪变得平和才可以结束。这个工具对我的帮助是首先我是一个比较关注感受和情绪的人,和容易和对方共情,能做到积极倾听,也可以更多的去正向关注积极的思维,但是我在未来这一步的时候往往做的不够具体,所以导致很多时候在处理完情绪以后产生的价值和意义没有很好的形成,导致收获不足,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在展现自己优势的同时,也看到不足的地方,去不断完善自己,成为真实的我。
我相信更多的收获还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时刻觉察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