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品端午风俗,祈福祝安康

品端午风俗,祈福祝安康

作者: superduperK | 来源:发表于2022-06-02 11:30 被阅读0次

    宋 陆游 《乙卯重五诗》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着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农历五月初五,楚国诗人屈原投汨罗江自尽,人们向江中投入粽子,借龙舟驱散江中鱼群,期望阻止鱼虾吃掉他的身体,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端午节的故事。这个流传至今的故事解释了端午节的由来和重要的民俗活动,然而事实仅限于此吗?

    著名学者闻一多的《端午考》中考证了端午节的由来:相传生活在古代江浙一带的吴越族,每年五月初五都会举行祭祀活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他们将食物裹在树叶或装在竹筒中,投入江里;后来又有了在这一天划独木舟拜访亲友和比赛的习俗。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和龙舟竞渡的原型。端午节的很多活动在屈原投江之前已流传多时,所以对屈原的纪念活动是后人镶嵌在这个节日的故事。

    古时候,农历五月又称“恶月”,此时已是仲夏时节,天气变得炎热潮湿,五毒孳生(蜈蚣、毒蛇、蝎子、壁虎、蟾蜍这五种有毒动物合称五毒),利于生出恶菌疫病。为了驱瘟辟邪,人们在五月初五进行很多民俗活动,开篇陆游的诗中就提到了端午节插艾蒿、吃粽子等习俗。

    挂钟馗像

    清 挂钟馗

    终南进士舞龙泉,端午时节壁上悬。仗君辟邪歼群丑,免得鬼魅扰人间。

    钟馗,是重要的驱魔大神,降妖除魔的三伏魔帝君之一,相传钟馗除夕日驱恶鬼,端午节逐瘟神。古人认为疫病是瘟神降临,或是恶鬼邪魔,附于人体所致。故民间有除夕和端午悬挂钟馗像的传统,借此祈求神明庇佑免于疫病和厄运。

    悬艾草

    南宋 文天祥 端午即事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相传端午节要悬挂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等。石榴花根部可驱虫、蒜头气味浓烈、菖蒲象征祛除不详的宝剑、艾草代表百福治愈疾病,几种植物各有妙用和寓意。因各地生长的花草不同,有些地方挂兰花、芙蓉,有些仅用艾草。

    戴五彩线

    北宋 苏轼 浣溪沙·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端午节时,常见孩子的手腕、脚腕或脖颈上系着五色线,这个传统汉代时已有记载。五色线又称长命缕、长寿线,传说有续命、祈盼长命多福之意。系上后不可随意剪断或丢弃,只能在端午节后第一场大雨时丢到水中,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保安康。

    饮雄黄酒

    清代 李静山

    樱桃桑葚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现代人对雄黄酒的印象可能来自电视剧或电影的情节,端午时白素贞不慎喝下雄黄酒,现出原形吓死许仙。雄黄是一味中药材,可用作解毒剂和杀虫剂,古人一般在端午节饮用雄黄炮制的白酒或黄酒。实际上,雄黄含有砷,这是砒霜的主要成分,饮用雄黄酒不当反而会中毒。

    龙舟竞渡

    北宋 黄裳减  字木兰花·竞渡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龙舟竞渡的历史早于楚国,古人将船当作送走灾邪的工具,送邪越快越好,于是便衍生出端午竞渡习俗了,到达目的地后还要将船烧掉。现在的龙舟竞渡已发展成一项水上体育运动,并成为亚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吃粽子

    欧阳修 渔家傲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端午节又称“粽子节”,这不是吃货的玩笑,这一叫法流传已久。粽子最早的记载见于西晋的《风土记》,后来与各地的民间祭祀活动融合,逐渐成了某些节日的代表。现在的粽子口味基本呈现南咸北甜,各地又有细分,广东粽、潮汕粽、闽南粽等都有忠实的粉丝。然而,无论口味如何,端午节的一颗粽子是必不可少的。

    端午,一个送瘟祈福的日子。古人创造的这些习俗流传至今,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期许。让我们与家人一起祈福,过一个有仪式感的端午。端午安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品端午风俗,祈福祝安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fdi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