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也是环境和条件的产物,他会根据现实条件、力量对比,自我认知,社会习俗,气温情绪,成本收益等多种因素做出自认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昨天的道德模范完全有可能成为今天的社会败类。模范丈夫也经常寻花问柳,两袖清风的官员不乏贪污腐败分子,热情洋溢的路人说不定就是谁的愤怒父母,一切如此复杂多变,单凭一次印象和一次行为就做出定性的判断是鲁莽的,不切实际的。
妻子最近遇到的事情就彻底验证了这一规律。
事情发生在一周前。接到撞我们车的司机的电话才知道我们的车被撞了。
我们的车停下路边的停车位上,对方在开车的时候撞上了我们车的右后尾部,当你接到对方主动给你道歉并且报保险的司机的时候你心里一定多多少少会对对方的责任感产生敬佩,同时暗自庆幸自己遇到好人了,并且默默的又强化了那句世上还是好人多这一根深蒂固的理念。
没错,这就是妻子当时的心理。和对方简单沟通加了微信留了电话后就约定等到什么时候去快速理赔进行认定,然后进行修车。
按照我的常识和经验,隐约觉得这个赔付流程哪里不对劲,但出于对情况的不了解和妻子对事情的把控也就没有再继续过问了。心想,等着对方通知去快速理赔那处理问题就可以了。
一连几天,对方毫无音讯,而且打电话也联系不上。随着我催着妻子去修车,我觉得对方可能要不认账了,因为妻子没有报交警,只是说对方报了保险,我怀疑对方真的报保险了吗?
这一点我去也无法完全确认,也就是说别人把我们车撞了,在现场没有摄像头的情况下既没有报交警也没有报保险,而现在双方已经离开选场,如果你是那个撞车的司机,你会选择出于道德去认账吗?
很明显,认账不符合你的经济利益。
事实是,绝大多数人是不会的。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人们的道德水平是完全靠不住的,人只会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而不会做道德要求的事情。
明白了这一基本规律,你还会指望道德给你的承诺吗?
果不其然,多次尝试通过微信和电话联系对方都联系不上,只能去报交警。
交警说:因为事故已经过去且当时没有报警,现在无法出具事故认定书,可行的方案就是联系对方私了或者联系对方保险公司尝试解决。而这两种方案都不是在法律的框架内解决问题,而是在道德习俗内解决,不具有强制性,如果对方不配合最后只能用一句自认倒霉来安慰自己了。
道德是小圈子熟人社会乡村经济的产物,而法律是工业社会商品社会的契约规则。你生活在城市,但是没有摆脱乡村社会的道德束缚,这就是你总是被坑的主要原因。
你们村每个人都热情守信诚实可爱,而城里的每个人都狡诈刻薄精于算计。商业社会就是为利益服务精于计算的,这无可厚非,这是最大的道德和善,这是对上帝的承诺。
我们没有给任何承诺过,也不需要给任何人承诺,我们只需要为自己的利益服务就可以了,从对方的角度来看,他做了对自己有利的事情,而妻子并没有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
问题的根本很可能妻子不知道怎么做对自己有利,如果不知道什么对自己有利,那就肯定几乎做不出对自己有利的行为了。于是便被人蒙骗了,被对方昙花一现的道德花朵感动了,于是做出了对自己不利的事情。
一个成年人,我们做每件事情时候都要想一想,问一问自己:这样做对自己有利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