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大彻大悟后……
1. “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解读:此句强调了内心、行为和言语的规范,只有控制妄念、谨言慎行,才能保持真诚。而慎独则是在无人监督时也能坚守道德准则。
2.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解读:交友应保持淡泊,面对诽谤装聋作哑,自我要求严格,面对欺侮示弱不争。
3.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解读:在事情进展顺利时要懂得转变,说话到痛快时要懂得停止,以防乐极生悲、言多必失。
4. “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
解读:对于不紧急的事情要迅速处理,因为思维敏捷能取得成效;而紧急的事情要沉稳办理,匆忙往往会出错。
5. “不近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解读:不懂得人情世故,处处都有危险;不体察事物的情理,一生都如同在梦中。
6. “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
解读:想要平息诽谤,最好的办法是不去争辩;想要停止怨恨,最好的办法是不去争斗。
7.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解读:知道满足的人常常感到满足,一生都不会遭受耻辱;知道适可而止的人常常能及时停止,一生都不会蒙受羞耻。
8.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解读:处理棘手的事情要更宽容,与难相处的人交往要更宽厚,处理紧急的事情要更沉稳。
9. “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解读:内心的安稳没有比知足更好的,危险没有比多言更甚的。
10. “恩怕先益后损,威怕先松后紧。”
解读:施恩时怕先多后少,树立威严时怕先宽松后严厉。
11. “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解读:一旦被欲望所驱使,就会因欲望迷失而昏聩;一旦放任自己的脾气,脾气偏执就会变得暴戾。
12. “行欲徐而稳,立欲定而恭,坐欲端而正,声欲低而和。”
解读:行走要缓慢而稳重,站立要坚定而恭敬,坐姿要端正,说话声音要低沉温和。
13. “自责之外,无胜人之术;自强之外,无上人之术。”
解读:除了自我责备,没有胜过别人的办法;除了自我强大,没有超越别人的办法。
14. “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己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解读:喜欢听别人的过错,不如喜欢听自己的过错。喜欢谈论自己的善行,不如喜欢谈论别人的善行。
15. “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人险仄,我待之以坦荡。”
解读:别人心胸狭窄急躁,我用宽宏大量对待他;别人阴险狡诈,我用坦荡真诚对待他。
16. “穷天下之辩者,不在辩而在讷。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
解读:能折服天下善于辩论之人的,不在于巧辩而在于沉默寡言;能折服天下勇敢之人的,不在于勇敢而在于胆怯谨慎。
17. “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解读:在逆境和顺境中能看出一个人的胸怀气度,在面对喜悦和愤怒时能看出一个人的涵养。
18.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解读:有才能且性情舒缓的人,必定是大才;有智慧且心气平和的人,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19.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解读:不被外界事物所干扰叫做静,不被外界事物所填满叫做虚。
20. “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氛消。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解读:以和蔼的态度待人,乖戾之气就会消失;以正直的态度接物,妖邪之气就会消散;以浩然之气处事,疑虑畏惧就会消除;以宁静之气修身,睡梦就会安宁。
21. “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
解读:公正能使人明智,真诚能使人明智,从容能使人明智。
22.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解读:学会一分退让,就能得到一分好处;增加一分享受,就会减少一分福分。
23.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解读:人生最不幸的地方在于,偶尔说错话却没有灾祸,偶尔失策事情却侥幸成功,偶尔肆意妄为却获得小利。然后把这些当作常态,毫不在意,那么大的祸患就由此产生了。
24. “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
解读:不懂装懂,这是极大的愚蠢;本来没事却自找麻烦,这是福分浅薄。
25. “处逆境心,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解读:身处逆境时,内心要用开拓进取的方法应对;身处顺境时,内心要用收敛约束的方法对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