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祖籍安徽省宿松县,生于民国十五年二月二十六日,辞世2016年11月23日(农历十月二十四日)上午10点30分,享年91岁。
奶奶膝下三儿一女,如今子孙满堂,奶奶那个年代经历了战争的饥饿,还经历了失去姑姑的痛心,1988年爸妈结婚那年,姑姑参加集体挖池塘由于泥土塌方不幸遇难,奶奶哭干了眼泪,在我很小的时候姑父也因癌症不幸离世,爷爷也在1998年离世了。
奶奶是我见过最善良和蔼可亲的人,因为她做什么事都是为他人着想,永远把自己放在最后一位,对孙儿孙女更是疼爱有加,一辈子辛勤劳作,任劳任怨,舍不得吃穿,面对生活永远都是一脸慈祥的笑容。小时候家里穷,爸妈都为生活忙碌着,我就担任起了家里洗衣做饭喂猪的活,而奶奶就是我最得力的助手,五岁的时候就开始垫凳子学做饭,奶奶则帮我灶下烧火,这样爸妈劳作回来就有一顿可口的饭菜。因为奶奶有三个儿子,所以不敢偏袒任何一个儿子,以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奶奶心善也怕儿媳之间有矛盾,但奶奶住我家隔壁,也偷偷帮衬我家不少,这些我都记在心里,成长的道路上都是奶奶陪伴着。
前几年奶奶还是可以自力更生的,自己种菜园,拾材火,体质一直都很好,单薄瘦小的奶奶就冬天偶尔会感冒,最怕寒冷的冬天。随着时间的转移不知道不觉中我们都长大了,奶奶也在一天天的变老,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但是我依旧习惯回家看望奶奶,陪她聊天吃饭,直到前两年前奶奶得了老年痴呆症,疾病抽走了奶奶的记忆,记忆枢纽里删除了大部分的人和事,只剩下时而浮现的记忆,有几许伤感,但是我终止不了岁月的前行,只能给予奶奶老小孩般的关怀。
2005年爸妈去县城开建材城店的,我在上高中,我们回家的次数就越来越少了,给予奶奶的陪伴也就越来越少,也许奶奶的老年痴呆症也是因为缺乏关爱和陪伴,缺乏语言的沟通,长时间的缄默所致。记得那时候回家奶奶都会做我爱吃的鱼,奶奶还会偷偷跑去小卖部买辣条和AD钙奶给我喝,平时过年过节堂姐都会给她钱,她都舍不得花,好吃的东西也都舍不得吃,我们回去都给我们吃。记得2007年五一劳动节7天长假,我带丫头回老家去玩,奶奶煮熟了饭菜端到房间给我们吃,我还嫌奶奶唠叨,那么早打扰我睡觉,还不懂事的不开门喊我不应。每次回家奶奶就喜欢陪我坐着聊天,说一些生活琐事,以及询问我学校的生活,讲一些他们那个年代的生活故事,有一次在家看黑白电视,奶奶突然问了一句电视那么小里面怎么可以装下那么多人,幼小的我只会会心的笑笑,奶奶虽然没办法与时俱进,但我们却永远也不懂的他们那个年代经历的单纯生活与想法。
初中一周回一次,高中一个月回一次,大学半年回一次,出社会工作一年回一次,不知不觉中缺失太多记忆,缺失太多温暖的陪伴,缺失太多爱的关怀,也就造就了与奶奶见一次少一次的温暖。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倍感珍惜与家人的每一次相聚,假期会选择回家,哪怕只是简简单单的陪伴,吃一顿饭,唠叨下家常,一个简单的问候,却能温暖父母的心,知足的幸福。
这几年奶奶都在我家过年,2015年与隔壁哥哥一起团年,两家人两个老人热闹极了,幸福永远定格在那一刻,2016年回老家过年,给奶奶剪头发修指甲晒被子,陪奶奶静静的晒太阳,奶奶穿着我买的新衣服洋溢着一脸的笑容,无比开心。2016年国庆丫头陪我一起回老家看奶奶,我们买了包子、提子和牛奶给奶奶吃,我们把热气腾腾的包子用衣服保温着,只想着奶奶可以吃上可口的包子,回到家看到奶奶一个人呆滞的坐在床上,头发凌乱,我给奶奶简单梳洗了下。看着奶奶吃完包子,洗好了提子奶奶也吃了一些,喝了点牛奶,奶奶又躺下了,因为时间的缘故,我只待一会,与丫头去后院摘了些橘子就返回县城了,真没想到这一面居然是与奶奶见的最后一面,再次见面时已经相隔两个世界。
听到奶奶离开的消息那一刻心痛不已,眼泪止不住的流,纵使妈妈在电话那边怎么安慰,撕心裂肺哭的停不下来,不敢去面对,那一刻只想快点回家与奶奶道别,收拾心情请假交代工作买火车票连夜赶回家。看着爸妈都在忙着奶奶的后事,我给奶奶磕头,甚至都不敢进屋,一瞬间泪如雨下,一个人站在哪里,被妈妈拉回家,家人亲戚都在张罗着奶奶的后事,忙的不可开交,收拾心情去帮忙洗菜做事,慢慢接受着生老病死这自然规律的安排,接受奶奶离开的事实。
以前回老家有奶奶迎接和目送远方,而且现在却害怕回老家,害怕触景生情,害怕看到空荡荡的屋子,没有奶奶的身影仿佛剥离过去点滴的记忆。奶奶还没看我们县城的新家,还没看我走向幸福的生活,我知道奶奶心里有对我们的惦记,她记着妈妈对她悉心照顾,临终一脸笑意拉着妈妈的手说个不停,满满的感恩之心,多福多寿是她说的最多的词语,她记着儿孙对她的爱戴,她安详的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只留一世慈祥的笑容和厚德宽仁勤劳楷模。
2016年12月17日
凌晨32分执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