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如何吃掉中子星
当然啦……这种浩大的准备工作工程量显然对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们来说,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梦想总是要有的嘛,万一实现了呢。
首先,“和大多数天体一样,中子星也是分层的。外壳虽然密度也不小,但是物质组成却并不稀奇,基本上就是一些电子和铁原子核。它们是恒星聚变的最后产物。如果你只是想尝尝铁的味道,根本不用离开地球。越往下,中子的比例越大。要挖到理想的中子星物质,你至少要往下挖掘3公里以上。
假设你在宇宙中最强的挖掘机技术的支持下,成功挖到了一勺1立方厘米的中子星物质,要带着它离开中子星,甚至回到地球,又是一个难题。中子星得以保持这种奇特的物质形态(中子态)是由于巨大的自身引力和中子简并压力的平衡。离开中子星以后,引力没有了,这一勺物质肯定无法保持原样,未免不中吃了。你必须把它放进一个可以保持中子态,并且屏蔽引力的高科技冰箱。”
(源自知乎)
听起来很麻烦对不对? 别急,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
最后,你克服了上面的所有困难,带着这一勺中子星物质,再奔波400光年,回到地球。坐在餐桌前,准备享用这来之不易的美食。
如果这一块中子星物质还保持着在中子星上的温度,它就会让周围的空气快速电离,膨胀,引发一场不大不小的爆炸。不过,相信此刻这一块中子星物质的温度在你的高科技冰箱中已经降低到室温了,所以你不用担心烫到嘴,就放心的吃吧。”
让我们试想一下,在经历重重困难之后,你满怀激动心情如小鹿乱撞般,打开你的冰箱,怀着激动又忐忑的心情,正准备享受着宇宙间难得的美味,然后……
你发现你身轻如燕,飞向你魂牵梦萦的美食。
等等?
为什么会飞向??
事实上,这不是什么俗套的比喻,也不是夸张,中子星的密度远远比那些蓬松的,冒着香气的五颜六色的蛋糕大的多的多的多。
其实也不是很多。
也就是一勺1立方厘米的中子星物质重达十亿吨。
嗯……大概和珠穆朗玛峰差不多吧。
如果说你的体重是70公斤(事实上并没有),当你距离你的美食一米的时候,你们之间的引力是4672牛顿,相当于467公斤物质在地球上的重量,也足以让你住了一个月的宿舍那样,飞回家了。
好像……听起来和想象的不一样对不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