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也许我们都是露西——读《巴别塔之犬》

也许我们都是露西——读《巴别塔之犬》

作者: 淘淘鱼儿 | 来源:发表于2018-04-22 07:28 被阅读0次

    作者:卡罗琳·帕克丝特(美)

    译者:何致和

    出版社:南海出版社

    也许我们都是露西——读《巴别塔之犬》

    故事梗概:女主人公露西毫无征兆从树上跳下自杀,唯一的目击者是家里的狗狗罗丽。她的丈夫保罗是一个语言学家,决心要教罗丽学说话,让它说出事情的真相。当然他没有教会罗丽说话,但他在此过程中最终发现了露西自杀的真相。

    这本书是从常去的那家宠物店借的。

    起初以为这是一本和狗狗有关的故事,内容不外乎是讲述狗狗的忠诚及与主人之间令人泪目的感情,和刚看完的那本《我只能短暂地陪你过一生》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没想到这并不是关于狗狗的书。这本书集悬疑、爱情和心理学等多种元素于一体,悬疑方式的开头让人打开书就欲罢不能。

    这是一个有关抑郁症,或者说,是一个生命被忽视的故事。

    女主人公露西是一个自由职业者,她会做各式各样漂亮的面具,而且很受客户欢迎。

    她在和保罗的第一次约会时突发奇想提议去迪士尼乐园,然后两个人驱车一整天到了很远的迪士尼乐园约会;

    她在家里的墙上用近乎透明的漆写“我爱你”,这几个字只有在早晨的阳光反射下才能看见;

    她在狗狗的项圈上写上便条,让狗狗邀请丈夫到地下室为她新出炉的作品举行发布仪式。

    … …

    看到这些,谁都会觉得她是一个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乐观、有趣的人。

    但这不是真实的露西。

    真实的露西不是表现的那样开朗乐观,她的内心充满了担忧、创伤、怨恨与绝望,这种灰色情绪一直没有机会化解,反而越来越严重,不堪重负的她最后选择了自杀得以解脱。

    露西做过的面具中最喜欢的是为十来岁自杀的少女珍妮弗做的面具。那是一个双重面具,微笑的面具下还有一张忧郁又闷闷不乐的脸,这是真实的珍妮弗和露西。

    但是其他人不懂,包括珍妮弗的父母,他们拒绝接受这个真实的女儿,他们能接受的是充满了阳光的女儿。

    最关键的是他们并不想懂。他们不明白女儿为何会自杀,却没有耐心读女儿留下的日记,这是最让人绝望的。

    丈夫保罗不明白他和露西之间“为什么每件事都这么难搞?为什么其他人的生活可以过得这么容易,不必担心一些善意的小举动会引起心爱的人发脾气?”他没有能力读懂露西,所以尽管深爱露西,却帮不了她。

    露西曾在日记里写:有时我觉得内里有个破洞,而且一天天变大。她就像是打了蜡的桔子,外面看起来光鲜亮丽,实际上里面早就烂掉了,所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就是这样。

    武志红在《巨婴国》里指出:能量体伸展出的每一份能量,如被看到,就变成了光明,变成了生的能量,如热情与创造力;如不被看到,就变成了黑暗,变成了黑色的、死的能量,如怨恨与破坏力。

    露西是那个没有被看到的人,珍妮弗也是。

    露西知道自己的问题,她讨厌自己,所以每次吵了架之后总会检讨、道歉、不停地道歉。她不敢要孩子,因为觉得自己很糟糕,不能给孩子以美好的未来。

    她很无助,但是没人能帮她。保罗不能,阿拉贝拉夫人也不能。

    第二次大吵之后,她越加嫌弃自己。于是她选择了自杀。

    如果保罗了解了真实的她会不会就有另一个结局?也许会。

    如果保罗能给她更多的爱和包容,假以时日,也许她能走出来站在阳光下灿烂地微笑。

    可是保罗只是个普通人,不是心理医生,要他拨开迷雾去探究本质对他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些。

    那露西该怎么办?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是露西,程度不同而已。

    如果我们没有被别人看见,那就自己看见自己。

    即使没有人爱你,也要学会自己爱自己。

    这世界上没有人不被人爱,只是方式不同。

    保罗最终没有教会狗狗罗丽说话,因为人犬之间语言不同。

    我们说着同样的语言,却未必真得懂彼此。

    也许这就是“巴别塔”之意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也许我们都是露西——读《巴别塔之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fjq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