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周阅读一本书读书
看漫画,学历史——《半小时漫画中国史》读书笔记

看漫画,学历史——《半小时漫画中国史》读书笔记

作者: 龙在天_47ab | 来源:发表于2019-01-30 23:37 被阅读9次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2019-12

二混子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年6月第2版

在先前看的一部日本励志电影《垫底辣妹》中,补习班坪田老师辅导高二女生沙耶加学习日本历史用的教材竟然是历史漫画。这与传统的学校教育方法很不一样。但想想,我觉得这样其实挺好。历史漫画形象生动活泼,比教材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把握主要的历史发展脉络,了解主要历史事实和历史人物,确实是帮助学生入门历史学科的非常好的辅助材料。我只遗憾自己当年学历史的时候没有一套这样的漫画书。如今的学生应该没有这个遗憾了,因为他们有了《半小时漫画中国史》这套书。

 作者在这本书封面署名为“二混子”,而后面的几本都改为了“陈磊”,也许第一本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后面的书不好再用“二混子”这样没有品位的名字了吧。把自己的正经名字署上给人比较庄重的感觉。这位陈磊原为上汽集团旗下的汽车设计师,原来是一个工科男。他有一个微信公众号“混子曰”,我已经关注了,发现他的文章主要是进行科普,但涉及的学科不仅仅在历史,还有经济、医学、物理、心理学等方方面面,例如他会科普照相的原理、蛀牙的原理、消费心理学、国际石油价格如何决定、如何看GDP等等,内容非常庞杂。看来他是一个兴趣广泛的人,而且在俏皮搞笑的讲课方式后面其实是非常严肃认真的态度。

 在自序中,作者介绍了自己学习历史的经历。他说自己接受过完整的初高中历史教育,但对历史毫无兴趣,单纯为了考试。二十岁上大学时他玩一个二战题材的电脑游戏,但对于里面的人物、地名、时代背景毫无了解,于是开始翻看二战历史类书籍,结果发现,他不得不恶补一战历史才能看懂二战,同样,如果不继续往前了解,一战的历史仍然看不懂。于是他在好奇心的牵引下一点一点地往前学习,终于有一天发现原来混沌不清的历史概念变成了一根根简单清晰的脉络,那些发生在身边的很难理解的事物,忽然在历史上都有了渊源。他感觉自己看世界的眼光都不一样了。他说这样的学习过程虽然很痛苦——因为常常看了后面忘了前面,但又觉得非常有趣。而且他为了让活在移动互联网和碎片时间里的人们也能读一读历史,就想出了用大量漫画、笑话和比喻的方式把沉重的历史变成一段段活泼的小品。他的作品先是在网络上发布,得到了很多网友的喜爱。网友们说,在哈哈一笑的同时,不知不觉就懂得了更多。这鼓舞了作者,让他坚信自己正在做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于是把自己的作品变成了书。

在他的经历中,我发现几个问题。

第一,我国的初高中历史教育确实比较沉闷无聊,也许是受考试和受课时的限制,或许是受教师水平的限制。总之我以前对历史也毫无兴趣,而且对历史的发展脉络也不是很清楚。不知如今的历史教育有没有改善。我是在前几年看了几部比较有趣的历史类书籍才开始对历史感兴趣的。也许,一跟考试挂钩,学习的趣味就会降低很多。而一旦撇开考试,对某学科发生了兴趣,不用老师逼着你学,你都会深入钻研进去。我们的老师要想想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if !supportLists]第二,[endif]历史与我们的现实生活不是脱节的。陈磊读完历史之后发现身边很难理解的事物都有了历史渊源,看世界的眼光都不一样了,这就是知识的力量。这是他在自学之后得到的感悟。而北京十一学校历史特级教师魏勇在《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一书中提到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他举了一个例子:如何把中国西周时期的宗法制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魏勇从中国人的姓名特点和中国人常把官员叫做父母官的现象导入,提出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这些都与中国的宗法制度有关……以前我也觉得历史是很遥远的事情,与自己的生活没有太大关系。后来懂得多了,才发现其实我们一直生活在历史中,我们也在创造历史。如果懂得多一点,我们就可以把自己的生活放在一个更大的历史坐标系上去观察,而不仅仅是“活在当下”。

第三,知识的力量在自媒体时代可以变得很大的。陈磊通过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发布自己用漫画、笑话和比喻来进行科普的作品,每篇的阅读量可以达到10万+,点赞数可以上万。他出的这套书是由他公众号上的作品整理而成的。这套书出版后迅速得到大家的热捧,也成为了不少学生学习历史的辅助材料。在这个人人都可以成为媒体的时代里,一个人传播的知识可以快速地让更多的人受惠,这种力量是前所未有的。当然,作为传播知识的人,社会责任感是很重要的。只有传播正确的、有用的知识才能对社会产生正向推动力。在《半小时漫画世界史》那本书中,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写了序言,肯定了作者在普及历史知识方面的贡献,说他的书“是真实、严谨的、并非戏说”。

但在读了几本之后,我发现这套书的不足之处也很明显,那就是可能很快过时,因为里面一些笑话的“梗”已经过时或即将过时,总之,随着时间的推移,里面的笑话可能越来越多的学生不能理解。

例如作者说如何记住东周六国被秦灭亡的先后顺序,他说只要把秦也放进顺序里,就是“韩赵魏楚燕齐秦”,谐音就是“喊赵薇去演齐秦”。我问儿子,你知道“赵薇”和“齐秦”是谁吗?他说不知道。我估计只有70后和80后才知道赵薇是演《还珠格格》成名的女演员,齐秦是台湾以前的著名歌手吧。

又比如那个嘴叼香烟、满头卷发器的、一脸拽样的形象,如果没有看过周星驰电影《功夫》的,肯定不知道这是里面的包租婆形象。

又比如“说,要把大象放冰箱,总共分几步?”这个梗连我都不是很确定里面的形象是谁,依稀记得这是某年春晚节目上的一个小品,百度之后才知道那是宋丹丹,是2000年她与赵本山演的小品。我相信很多00后小朋友是不知道这个笑话的。

还有那个经常出现的秃顶老师形象是哪里来的,那个多次出现的帅哥形象是不是哪部电影里的呢?

总之,看漫画,学历史,似乎很简单,但对于一些人来说,可能get不到其中的笑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漫画,学历史——《半小时漫画中国史》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fmh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