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看《少年说》,常常看到泪目。
一个小男孩说他一直都觉得,手机才是爸爸妈妈的孩子,因为每次他抬头看父母时,他们都在目不转睛的盯着手机看。
他想不明白,手机里到底有什么好看的东西,竟然比他还重要?
男孩哭着请求:“我想让你们陪我说说话的时候,你们在玩手机;我想让你们陪我出去走一走的时候,你们还是在玩手机。请你们放下手机,陪陪我好吗?”
一个女孩说,她已经好久没能跟妈妈说上话了。每次打电话,妈妈都因为在工作要应对客户,生硬的挂断她的来电。她想问妈妈,是不是不爱她了?
生活中,我们会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不能陪孩子,工作忙没有时间、太累了、以后日子还长......
据说,父母都是有期限的,过了那个时间,父母的权利就会被收回,我们真正能跟孩子共处的日子,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长。
02
演员佟大为曾经在接受专访时,被问到育儿理念,他说:“一定要把工作的节奏放慢,跟孩子在一起多待,因为孩子需要我们的阶段,非常有限。到十三四岁,你想跟她交流,她不理你了。我女儿现在六岁半,顶多还有六七年的时间,大家就各玩各的,自己玩儿自己的,跟我没什么关系了。”
有一个名为《我们能拥有孩子多少年》的短片,里面列出了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
3岁上幼儿园,与父母第一次分别;
6岁上小学,孩子已经习惯与父母分开一整天;
12岁初中,不再依赖你,甚至开始和你对着干;
18岁离家上大学,一年回来两次;
然后毕业留在远方工作、结婚组建新的家庭,回来的越来越少。
每过一个阶段,孩子就离我们更远一点。
龙应台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03
带孩子很辛苦,陪伴孩子也很耗费心力,我们常常会抱怨孩子难带,抱怨陪写作业陪到崩溃,抱怨因为孩子的存在,让自己完全没有了个人时间。
的确,为人父母不容易,要花好长一段时间去学习如何养育一个新的生命,可更为艰难的是,我们日后要花更长久的时间去习惯孩子不在身边的日子。
同事张姐这几年为了接送孩子补习,风里来雨里去,异常辛苦。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儿子终于考上了国外的知名大学。
我们都纷纷表示祝福,可张姐看起来却不是很开心。
看我们不解,张姐幽幽说道:“这一出去,以后一年就见不了几次了!”
“以前总觉得天天围着孩子忙,啥时候才能熬到头啊,所以巴不得他赶紧长大,好让我少操点心。可真到了这天,终于要离开你了吧,这心里反倒有点空落落的,不是滋味。”
著名主持人杨澜也曾提到,儿子18岁去上大学的时候,自己突然好感伤,她觉得怎么就要走了呢,好像自己还没准备好,孩子就要开始他自己的生活了。
我们在陪伴孩子的同时,又何尝不是被孩子陪伴着呢。
我们总以为,孩子会让我们操心一辈子,所以会觉得不耐烦,可用不了几年,孩子就会有他自己的朋友和圈子,他跟我们之间的话题会越来越少。终有一天,他会如我们所愿的长大离开,我们欣喜于他的成长,却又不可避免的心生落寞。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趁现在,还在父母的有效期内,对孩子再多一点耐心,多一些陪伴,让以后的回忆里多一些美好,少一些遗憾。
04
风靡全球的动画片《小猪佩奇》,充满了家庭的温情。
它最打动人的地方,就是猪爸爸和猪妈妈总会投入的陪孩子一起疯玩,跳泥坑、堆雪人、玩生病游戏、一起演奏音乐……,每次看到一家人四脚朝天笑倒在地上的时候,都能感受到满屏的爱意。
陪伴有很多种方式,可以是专心的跟孩子玩一个游戏,给孩子讲几个睡前故事,认真听孩子的倾诉,或者陪孩子好好吃顿饭,其实孩子们的需求很简单,关键是要用心去做。
所谓用心,就是在孩子需要陪伴的时候,全情投入;在孩子需要鼓励的时候,不吝啬赞美;在快要抓狂的时候,再多一点耐心。
黄磊是娱乐圈公认的好爸爸,女儿多多出生后,他曾表示,自己家天天都过儿童节。从小时候开始,黄磊就常陪女儿一起玩烤面包、烤饼干的游戏,做各种手工,每天,都要陪女儿夜读,给她讲故事,读诗读绘本,还经常陪女儿一起看动画片。
虽然工作很忙,但只要在家,他就一定会给孩子们下厨做饭。他的微博上,记录的全都是孩子们成长中的各种小欣喜。
只要用心参与孩子的成长,就是父母对孩子最好的陪伴。
05
纪伯伦在诗中说: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父母与子女,此生能够相遇,已是修了几世的缘分。
养育路程上的烦恼或甜蜜,在孩子离开我们千里之遥的时候,都会变成我们回忆里的故事,在往后余生中时不时拿出来回味。
美好的时光转瞬即逝,多留一些时间给孩子吧,趁现在,趁他还在身边,趁还来得及,且陪且珍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