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娱乐圈读书
金庸小说里的人生境界

金庸小说里的人生境界

作者: e12644a39aa7 | 来源:发表于2018-11-05 10:48 被阅读34次

    一,读“经典”的意义

    喜欢读传统“经典”的人想必都有这样一个共识: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这些经典的价值和魅力就在于它们在流光岁影里永不褪色,只要你愿意走近它,你的生命就会有质的变化。也就是说,先贤圣哲的智慧光芒不仅照耀着那时那代,同样照亮着我们现代的生活。

    我庆幸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有个好父亲给予传统“经典”雨露的灌溉,使得我后来有意识去接触传统“经典”时,入乎其内的感觉会快速一些。其实,多年来的读书经历让我明白到与书结缘也是需要有前因的,特别是与中国传统“经典”结缘更是一辈子的事,因为祖宗的魂魄都藏在这些书里,什么时侯去结缘,信多少,悟多深,皆无一定之规。只要有个缘分的起点,圣贤书给你带来的惊喜是难以想象的。

    “经典”的精神是真善美的统一,它能让我们知人道、明世道,还能疗愈我们的心灵。我总是认为,一个有文化大修养的人应该是同时具备儒、释、道三家智慧的人。

    如果把这三家文化用来比喻我们一生要走的路程的话,那么,毫无疑问,儒家是起点,道家是高点,而佛家是终点。

    说白了,这三家文化指导了我们的人生,既可独自芬芳,亦可同时飘香,这三家文化给我们最大的启迪是:一个人要想无愧地活着,那就要立得住(儒),看得明(道),想得开(禅),放得下(佛)。

    所以,读“经典”其实读的是人心的万水千山,它让我们最终明白:所有外力的障碍只不过是内无主的体现。它更让我们认识到:喧嚣退却,当一个人懂得躬耕内求时,就会省察到生活和生命的意义,智慧之眼就会渐次开启,自然能够悟出生命本应简单快乐的本质,从而心得自在。

    二,金庸小说里的人生境界

    我始终认为,我们“70后”这一代人的青少年时代是幸福的,因为我们的青少年时代情感是丰富而深沉的,精神是饱满而淋漓的,心灵是纯洁而纯粹的。相比“60后”一代人的慷慨激昂与“80后”的我行我素,“70后”这一代人既是温情脉脉的,又是激情四射的。

    我说的“70后”这一代人的幸福,并不是指物质方面的,那个时代压根没有物质繁华这一说。我说的幸福指的是在精神层面,在我们的青少年的时代有很多杰出的艺术家和优秀的作品陪伴着我们成长。音乐方面,我们有第一代流行歌手“四大天王”、童安格、罗大佑、李宗盛、齐秦、齐豫、邓丽君等;在爱情萌芽期,我们有此生为爱而生的琼瑶阿姨的言情小说,教会我们如何去爱;在意气风发的青春岁月里,我们有金庸的一部又一部武侠小说,陪伴我们度过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说起金庸的武侠小说,那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骄傲。

    韦小宝、杨过、段誉、令狐冲、张无忌、郭靖、黄蓉、小龙女、阿紫、阿朱、赵敏、周芷若等,这些武侠小说中的侠士美女,带着我们一起在金庸塑造的江湖里淋漓尽致地体验着人生的悲欢离合和十足的侠义精神,富足和陶冶了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所以,金庸这个名字及他的武侠小说成为了我们这一代人最灿烂的回忆。

    世事更迭,岁月经年,我们很快到了中年。当有一天我和自己的孩子聊金庸小说为什么“好看、值得看”这个话题时,我把我自己聊明白了,我终于发现,金庸的武侠小说里除了有江湖侠义精神的体现,更有中国人对道义价值的精神追求,除此,还有对人生境界递进与升华的描述。

    纵观金庸的大部分小说,你会发现,金庸在写一个侠客的成长历程时,一定是这样的描述:一个少侠初出江湖时,会身挂一把锋利无比的宝剑,他骄傲自负、眼带杀气、目空一切,冷眼江湖;随着他在江湖小露锋芒后,他逐渐认识到强中更有强中手,这时他对江湖的认知已不局限在胆识和利器上,他明白再锋利的宝剑如果没有好的剑法也是徒然的。

    于是,他继续苦练内功,将所有的剑法熟记心中。这时,他眼中的杀气逐渐退去,眼里有自己也有他人,并学会尊重对手,他会带着没有锋刃的钝剑出场,不主动请缨约战,也不拒绝接受挑战;及至老年,随着他日积月深的修炼,十八般武艺早已换化为一种内功和气质。

    这时,他已经走出门派的局限,他的一口呼吸、一个举动都能破敌如泥,可江湖上已经没有人跟他匹敌了,他从此甘愿隐居江湖过着淡泊的日子,打杀得失已经与他没有关系了。

    这就是金庸小说里传达出的人生的三种境界:少之时的莽撞,壮之时的成熟,老之时的淡然。这三种渐进的境界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一个红尘之人的人生历程呢?

    每每读金庸小说里的侠客人物,尤其是江湖长老级的人物,读到他们身怀绝技却相忘于江湖的描写时,就让我想到《庄子·外物篇》里的一句话:“荃(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就是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重点要关注事情给你带来的领悟和成长,而并非关注事情的本身和这件事给你带来的名利。

    就像我们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要经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经历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这就够了,但并非要让你记住每一件事情发生和发展的过程。相反,可以把经历的事情都忘掉,才能进入忘我的境界,因此而得自在。金庸深谙此道,将这些人生的哲理蕴含在他的小说中,让我们常读常新。

    他笔下的江湖高手都是“得鱼而忘荃(筌)”的高手,他笔下的宗师都是真正具有大境界的宗师,他笔下的大侠的成长过程就是我们人生经过的历程。所以,读懂了金庸的小说,你就读懂了人生。

    三,瑰丽的中国精神

    中国,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名字,从意为“天下之中”开始,就预示着它中正、中心、中立地存在合乎大道。

    从黄帝开始,以“炎黄和合”创造性的思维奠定了整个华夏文明的基础,仓颉的文字,轩辕的舟车,开创了垂拱而治的礼义先河。周易、周礼、周乐到秦的统一,东方大帝国的建立和秦的制度建设与改革到汉的开疆拓土,树立儒家为我们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到唐的内力充盈、多元的发展、张开双臂面向世界,一直到宋代科学技术的昌明、明朝的七下西洋,中国人的创造力、中国人的礼乐文明、中国人骨子里崇文尚武的精神与高贵的“和合”思想举世无双。

    继往开来,忆苦思甜,若问中华魂魄今何在?就在中国精神里。

    什么是中国精神呢?

    中国精神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强者精神;

    中国精神是“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的自信精神;

    中国精神是“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的凛然精神;

    中国精神是“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的韬略精神。

    中国精神是“小米加步枪对抗飞机加大炮”的拼搏精神;

    中国精神是“上善若水、化成天下”的和合精神……

    “致敬历史,同沐荣光。”喧嚣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回过头来重温这些瑰丽的中国精神,让我们以历史的视角,留一份清醒审视昨天,才能多一份自信观照明天。

    关于作者:胡素,独立学者,职业讲师,目前担任多所高校成人继续教育学院国学课题组讲师。胡素自幼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好诗书,通礼乐,谙熟儒释道文化的深刻内涵。自2012年始,胡素老师的相关国学课程在上海教育台、齐鲁教育台等十余家地方电视台播出,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与好评。

    本文为独家内容,摘自图书《以文养生》,汇智博达出品,转载请私信联系我们取得授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金庸小说里的人生境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fnj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