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由?
我们从四个方面来解释--
第一:不再寻求别人的认可。
首先了解一下,寻求认可的来源。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受到赏罚教育的影响,赏罚教育就是做的恰当的事情就能得到表扬,做了不恰当的事情,就会受到惩罚,而在赏罚教育下会产生这样的一种错误的生活方式,如果没有人表扬,我就不去做好事,如果没有了惩罚,我也会做坏事,这样就会导致我们做事情的目的变得非常的不纯粹,所以当我们有了这样的想法的时候,我们需要觉察的第一步就是--让自己做事情的目的变得纯粹,为了做而去做,而不是为了表扬去做。
第二:不需要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
我们一味的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当中。只有当我们开始践行,不再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才会明白他人也拥有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的自由,这样,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时,就会觉察到自己原来不可以发怒,因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举例一下,比如,父母不可以把自己未完成的梦想强加给孩子,在亲密关系之间呢,你也不会因为对方不符合自己的期待而感觉到难受,拼命想要去改变和改造对方了。
第三:可以清晰地把自己的课题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
讲到这一点,先分享一个书中的例子,首先,我问一下家里有孩子的父母们,如果你的孩子不认真学习,这是你的课题还是他的课题?其实这个是孩子的课题。当父母命令孩子学习,其实就是在对孩子自己的课题强加干涉,那么一旦有干涉,就会产生冲突。可能有人会问到--我们该如何去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然后做到谁的课题谁负责。
第四:拥有不害怕被别人讨厌的勇气
这里的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是要去故意惹人讨厌,也不是说我们要变成一个自以为是的人,更不是要将错就错,而是进行课题分离。我们要明白,即使有人不喜欢你,那也不是你的课题。
那么,最后给大家送上一段让我感触特别深的话,希望大家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如果产生了内耗的情绪,或者产生了不相信自己情绪的时候,可以记起这段话、可以因为想起这段话而拥有力量。
“选择了不自由生活方式的大人看着自由活在当下的年轻人就会批判其享乐主义。当然,这其实是为了让自己接受不自由生活而捏造出来的一种人生谎言。而选择了真正自由的大人就不会说这样的话,相反还会鼓励年轻人要勇于争取自由”。
愿我们都成为这样自由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