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求学中的空心与耐心

求学中的空心与耐心

作者: 连山雪 | 来源:发表于2019-02-18 11:24 被阅读0次

猴王登界游方,四处寻访十数年方到达灵台方寸山的菩提老祖处,又在斜月三星洞学习洒扫应对、进退周旋六七年,算起来这已是十六、七年过去了,猴王也是刚刚摸到大道的门外而已,还谈不上入门。

以人的一生来看,能有多少时间用来求道修行呢?15岁以前是年少痴顽,青年大多为欲所牵,一心想要追求的不过是世间名利成功,或被情欲所牵,无端消耗青春;中年上下不着,又深陷业力,欲拔不能,前进无门;老年转瞬即至,老病交加,病苦连连,身衰心颓,茫然无措。若无道心萌发,一生就此空过。这一生究竟所为何来,难道真的只为苟活生存、讨口饭吃?或是只是痴养儿女,再让儿女重复一次这轮回?

猴王是天生地长的生灵,天生地长,一则是他天性未受染污,不被世间凡俗知见名利所染,因此见生死便速速萌发道心,想要出离生死轮回之苦,一下便寻到生命问题的根本;一则他野性未化,兽性难驯,故此后求道途中萌发神通,威力广大无边却无深厚德性承载,所以翻天覆地,反成一妖魔。

话说猴王在斜月三星洞六七年后,一日祖师登坛讲道,悟空在旁听讲,喜得他抓耳挠腮,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祖师看见,叫道:“你怎么颠狂跃舞,不听我讲?”悟空道:“弟子诚心听讲,听到老师父妙音处,喜不自胜。”于是祖师问他到洞中几时,愿学何道。

人必有求学之心,方能得所学之道。《论语 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心若没有启动,没有想要追寻之心,是不可能得到学问的啊!佛法中说,求学之心需如空杯,一心渴仰,内里空空,法方可入心,否则就如祖师所说,至妙之道“不遇至人传妙诀,空言口困舌头干。”

悟空听祖师讲法,心中相应喜悦如此,是一颗真正准备好了的学习之心,这颗心感得祖师回应,夜半三更传他微妙道法,始入门径。

对求学者来说,如此拥有一颗真正的向学之心,才是求得真知的根本。佛陀的悟道,最根源的动力就是他想要去寻找彻底解除世间众生生老病死之苦的方法,这颗心恳切、猛烈、持久,一直鞭策他走出王宫、走入林中寻找弃绝者求道,而他真切诚挚的求道之心也感得师父都将自己所学全部倾囊相授,而他绝不停止寻求至高真理的脚步,用尽全部身心力量去追求,因此悟得究竟大道,成为世间的明灯。

凡求学必如此,心中的疑问便是求道路上的明灯,是指引求学者得道的真正导师。

法不外求,法在自心。

相关文章

  • 求学中的空心与耐心

    猴王登界游方,四处寻访十数年方到达灵台方寸山的菩提老祖处,又在斜月三星洞学习洒扫应对、进退周旋六七年,算起来这已是...

  • 学茶记(08)-耐心-知鱼茶室柯永旭

    耐心 这两天我都呆在办公室,哪儿都没去,挖空心思的写文章,题目想好了,叫“耐心”,内容就是说泡茶,喝茶都需要耐心。...

  • 求学中

    小时候, 稀里糊涂中进入幼儿园。 调皮捣蛋是日常, 呵斥训诫是常态。 那时,我还需家人的接送。 后来啊, 循规蹈矩...

  • 盲从与空心

    我希望跟您,或者,随便哪位路过的人。讨论,起伏的生活状态中,那些困惑的事情。或者,时常出现的无聊。比如,大时代小时...

  • 空心与实心

    早上在翻阅曾经摘抄的经典语录时,看到了莫言的一段语录:所有的人,起初都只是空心人,所谓自我,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全...

  • 今日所见

    今日所见,或曰曾经的繁华? 平原地区也有“空心村”,与山区里的空心村,亦同亦不同。 最大的同处,是“空心”处多为残...

  • 一份夫妻真爱的打卡,推荐大家都看看

    “空心人” 今天我想聊一聊“空心人”,这里的空心人不是指的那种没有良知,心特别冷漠的人,确切地说是自己主动斩断了与...

  • 碎碎念

    自虐都是心甘情愿的 我影响不了你的时候,我要做到不受你影响 挖空心思时会不择手段用耐心和细耐心和细致撰写着未来对过...

  • 周复盘

    教学 优点 能够耐心深入的思考教学设计,课前准备积极主动,授课过程中能够严格要求学生投入学习当中;课后能做到及时反...

  • 22我的教育信条(P227-228)

    在教师与学生的反思性关系中,教师不要求学生接受教师的权威;相反,教师要求学生延缓对那一权威的不信任,与教师共同探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求学中的空心与耐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foo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