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北外附近住了很多年,却很少进过三环外的那个西校区。这段时间因为要去里面的校医院打腰伤的针,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不小的花园。漫步进去,满眼春花,四周无人,鸟语花香。转了一圈后,找了一个木质长椅上坐下,苦笑自己过上了老年人的生活。
貌似我这个年龄段本应是事业趋于成熟,业务稳固、独当一面、尽情发挥自己能量的时候了;家庭上也应是三口(甚至四口)之家了,已经有了比较稳定的经济基础。正所谓“事业小有所成,家庭稳定幸福”的阶段了吧?但此时此刻的我,孤身一人,大部分时间要躺着忍耐这“死不了又累不得”的病。每天的大部分时间是照顾自己,满足各种基本生活需求,如做饭刷碗、收拾家务、煮药泡脚。感觉好些时,写写感悟、涂个鸦、写封信或k个歌,排解一个人的孤独与无奈。天好时,自己或临时约上位好友去公园散个步,看看日落,看看月升,看看花开,看看树绿。
读书八年和工作十年,很少有机会能这样慢下来,用心静静去欣赏这世界的美丽,享受大自然的无私赐予和赞叹每一个生命的可贵。想到这里,何尝不是一种大福气才能修来的平静和自在?渐渐地,我开始接受了这种孤独和落寞带来的另类馈赠,心情逐渐释然,并感恩起了苍天对我的厚爱。
医生说腰突这个病每犯一次就会重一次,从这次恢复之慢来看,似乎确是可能。我不知道未来的我还能不能承受那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和寒暑奔波的往返路途,也不清楚以后的我要做什么,能做什么,如何还贷,和谁结婚,。。。但现在的我开始慢慢看淡这些,甚至想都不愿想这些的烦恼,身体的罢工让我停下脚步开始学习关注自己的健康,还有自己的心。
当下的我只想过好当下的每一天,想想那些失去了更多健康的人,我现在拥有的是最宝贵的生命啊,这就足够值得庆幸了,又何必为那些身外之物而打扰自己呢?但还是会让我感到有点痛苦的是,不知何时能实现自己行走世界和体味人生百态的愿望,一颗随时盼望上路的心被一副跟不上此心的身拖累了。而两个月前我还活蹦乱跳的时候,却在忙着像机器人一样的工作,依然把这个梦想无限后拖。
现在的我,经常会问自己,这颗驿动的心源于何方呢?它的起心动念来自何时?怎样的因果或轮回使我成为现在的我?而今后的我想要拥有怎样的生活和人生?……我无时不刻在思考着它们可能的答案,也许只有明白了这件事,我方能苏醒,找到今生的价值。
当下的我,已经开始认真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天,开始心甘情愿地陪伴自己,呵护自己了。把每一顿饭都尽力做得有营养不敷衍,耐下心一点点去擦拭房子堆积多年的灰尘,想睡觉就痛痛快快地睡觉,想去周边哪里就去。在夕阳西下时从景山上眺望我看不够的帝都,在夜暮降临的北海公园里对着白塔唱儿歌,搭上公交车去我的secret garden铺上野餐布躺一天,晒黑了不在乎。
我越来越领悟到,原来幸福和快乐不是满足了多少物欲换来的,而是从内而外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满足。世间只有少数人能体会到这一点,因为大多数人被社会的导向和时代的洪流裹挟着去奔跑去追求,不管是甘心情愿,还是不得已而为之。我也曾是后者中的一员,而今的我遗憾地掉队了,又幸运地掉队了。当下的我,表面上是停着,却感觉自己在走着;而以前的那个匆匆赶路的我,却是半死着的。
当下的我,只要做自己喜欢的事,就不觉得在浪费时间。之所以有这样自在和愉悦,是因为终于回到了去重新认识和探寻自己的路上,这是我最愿意做的事情,因为只有这时我才觉得我是活着的。
如果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走到现在最幸福的时光是哪个阶段?我会说,是现在。在静下来的大块时间里,每个月都能感觉到自己又有了一点点的进步,又拓宽了一点点的边界,这种超越自己的感觉给我发自内心的满足和由内而外的幸福。
腰伤的突然发作诚然给我带来了始料未及的又一挫折,然而又给我同样始料未及的启示和反思的机会。所以我也能坦然去面对那二十多年前因为过高强度训练而造成腰伤的现实,依旧在心底保留那份对体育的热爱和忠诚。青春本就不可能永驻,但青春之精神和体育之精神是一致的。此困境中反被激发而生的乐观和豁达精神,不也正是来自于那时的磨练?执着的精神支持我面对一切困难,而在眼下这段慢下来的时光里,反思和探寻让我的生活依旧充满幸福和平和。
最后还是要致敬那句名言——“生命不息,希望不止”。我知道,就是这种精神在照耀着我在黑暗中继续前行,继而在不经意时,让我邂逅那个守候已久的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