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66/70小自班024 禅宗和大自然

66/70小自班024 禅宗和大自然

作者: 秋水长天碧 | 来源:发表于2017-02-04 20:23 被阅读0次

             禅宗非常喜欢讲大自然,喜欢与大自然打交道。禅宗所追求的那种淡远心境和瞬刻永恒,经常假借大自然来使人感受或领悟。禅宗文献中有很多关于悟道的诗:“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总是般若。”“问如何是天柱家风?师曰:时有白云来闭户,更无风月四山流”,“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春来草自青”,“问:语默涉离微,如何通不犯(即问:沉默与言语涉及意念出入如何能不滞碍)?师曰:常忆江南三月里,鹧鸪啼处百花香”……等等,都是通过诗的审美情味来指向禅的神学领悟。

           好多诗也有禅味,例如王维的好多诗,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杜甫的“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等,尽管与禅无关,但是由于这些诗,通过审美形式,把某种宁静淡远的情感、意绪、心境,引向去融合、触及或领悟宇宙目的、时间意义、永恒之谜……,从而几乎直接接近了(虽未必等同于)禅所追求的意蕴和“道体”,而并不神秘。这似乎可以证明,禅的所谓神秘悟道,其实质即是某种审美感受。

            禅为什么喜欢在大自然的观赏中来获得所谓宇宙目的性从而似乎是对神的了悟呢?这是因为自然界事物本身是无目的性的。花开水流,鸟飞叶落,它们本身都是无意识、无目的、无思虑、无计划的。也就是说,是“无心”的。但就在这“无心”中,在这无目的性中,却似乎可以窥见那个使这一切所以然的“大心”、大目的性------而这就是“神”。并且只有在这“无心”、无目的性中,才可能感受到它。一切有心、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的事物、作为、思念,比起它来就微不足道,只妨碍它的展露。并不待人为,自然已是佛性。

           值得注意的是,禅在作为宗教经验的同时,又仍然保持了一种对生活、生命、生意,总之感性世界的肯定兴趣。这一点与庄子相同:即使“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却又仍然具有生意。在禅宗公案中,所用以比喻、暗示、寓意的种种自然事物及其情感内涵,就并非都是枯寂、衰颓、寂灭的东西,相反,经常倒是花开草长,鸢飞鱼跃--------活泼而富有生命的对象。它所诉诸人们感受的似乎是:你看那大自然!生命之树常青啊,你不要去干扰破坏它!(李泽厚《庄玄禅宗漫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66/70小自班024 禅宗和大自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frs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