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云:项脊轩,旧南阁子也。百年老屋,尘泥渗漉。一日,大母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今言: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如此看来从古至今,儿女的成长中都伴随着长辈的教导与叮嘱,家风像一个个秘密,藏在一句句话语中。
如果说孩子是一棵树,家风便是那滋养树的泥土;如果说孩子是一片海,家风便是那片海湾;如果孩子是只小鸟,家风便是给那它力量的翅膀。
家风是每个孩子身上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如名诗流传千古,在一代代人的心中传颂。
细细回想,发现有些与家风有关的记忆和道理早已经深埋进了心底。
我们家没有明文的家规家训,也没有刻意营造过家风,但是几代人,确实都具有一些共同的性格和品质。这或许就是家风的力量吧。
那是80年代,那是父亲的童年。小小少年骑着比他还高的自行车,驮着两麻袋的辣椒,从白天骑到黑夜,又从黑夜骑到白天,碰过日出,见过月落,只为那一点点钱。这或许就是父亲在爷爷那传承下来的家风吧。
没有只言片语只有苦难的默默承受。吃苦耐劳,不畏艰辛,爷爷不曾教导过什么,也不曾提笔写过什么,却把如此优秀品质传授给了父亲。
那是25年前,那是母亲的青春。年轻姑娘,煤油灯下,破旧织机。妈妈就这样度过了她人生美丽的青春年华。我问她:织机伴随着的青春是否有悔恨?她淡淡一笑:家里没钱怎么给你舅舅娶媳妇。也是为那一点点钱,但更多的是姐姐对弟弟的责任与付出。
没有任何抱怨只有勇敢的承担与牺牲。用于承担责任,牺牲自我,姥爷不曾教导过什么,也不曾提笔写过什么,却把如此优秀的品质传授给了母亲。
那是2000,那是我的童年。一个嚎啕大哭的孩童,一个勃然大怒的母亲,一个小小的10债务。那天小孩子为了在朋友面前逞一次能,就借了10元好好的挥霍了一把,等来的却是让她难忘的一顿教训。
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小孩子怎么可以贪图享受。伴随着疼痛,我收到了记忆中最深的一次教导。
那是昨天,那是我的青年时光。在和爸爸的通话中隐约听到他的哭泣,第一次感受到父亲无言的爱,在和妈妈的通话中:在那边开开心心的,第一次知道父母单纯的期盼。
家庭,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个课堂。
家风,是父母播撒在孩子心中的第一颗种子。
回想家风,如若比它为树,今以亭亭如盖矣。愿你我以家风为戒尺,不忘来路,砥砺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