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评价一个员工,要对事不对人。
如果你对员工说,你直接说他不行。太主观了,这就是在对人。
那么什么是对事?
你告诉他,这个季度我们一起定的目标,当时你也认同了。而且中间我检查了你,发现了你的问题,也对你进行了辅导,但你没有做好,距离目标非常遥远,我认为你的能力尚达不到要求。
你看,这就是对事了。
相比之下,哪一种方式更能让人接受?更有说服力?
毫无疑问,肯定是最后一种。因为你不是红口白牙说的,没有因为个人喜好做出判断,而是有事实依据。
实际上很多管理者都没有做好这一点,他们通常告诉一个员工,说他不行,不能胜任工作,做得不够好,然后要开掉他。
但这时候,你得想想,你有评估的结果吗?你有绩效标准吗?
如果没有,下属肯定是不会认的。
因为他的目标不明确,做得好与不好也不明确,缺乏衡量的标准,考核也不清晰。当他做得不好的时候,你也没有辅导他。
如果管理者这些事情都没有做到,那么你凭什么说他不够优秀?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公司想要开掉人,最后闹得沸沸扬扬。员工要么带着情绪离开公司,甚至在网上吐槽公司,问题多半就是出在这里。
两方各执一词,你认为我不够优秀,但我认为我非常优秀,对这一事情的认知是不一样的。
我们代入员工的角色,设想一下场景。
员工觉得自己干得好,但被领导说做得不好,还要被领导开除,怎么会没有情绪?
所以绩效管理尤其重要,绩效就是拉齐双方对这件事的认知的,以事实为评判依据。
所以我们说一个员工好或者不好,是否优秀,要有凭证,因此必须要有绩效考评体系,而不是主观臆断。
作为管理者要通过绩效目标的设置,和员工都要达成共识,最后用结果来说话。
<<<张丽俊 学习笔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