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到这个夏,拾得一枝璀璨的花儿,留心间熠熠生辉。

去年的某个时候,看见三毛的梦里花落知多少,从朋友那儿借走。那几晚静下心坐在床边仔细看,竟是泪流满面,从来没有经历作者相同的经历,但在她的文字下确是那样感动,泪流满面,以至于后面的几个晚上我不敢再看接下来的文字,我怕晚上又被深深地感动到。后面就搬家了,连带把书还了,也没有看完剩下的。
说来也巧,换工作后同事竟然也有这本书,我就借来看完剩下的全部,间或也会有感动,总觉得她的文字好不华丽,没有任何炫舞的辞藻,宛如一朵粉色玫瑰慢慢盛开,迎面扑鼻的芬芳。
《梦里花落知多少》是我看的第一本,平淡的文字底下刺骨的痛,这是我的第一印象。失去荷西之后,她似乎无体肤无完发。荷西死去的最后一晚的小木屋,一块方巾湿了她的泪浸了他的血,这究竟是多么深的爱。
如果有一天,遇到一个我喜欢的人,刚好也喜欢我,我想我会真诚地对待它,就像第一次遇见爱情一样,一起开心,一起甜。就像最近看的连续剧一样,遇上一个我崇拜的偶像。真诚真实地相处。
第一本书看完之后,接着看了《撒哈拉的故事》。这应该是三毛重遇荷西后,在撒哈拉结婚后写下的奇闻轶事。和花落知多少完全不一样的感觉,机灵善良可爱纯真热爱生活,所有美好的词汇用在她身上也不为过。
她的家安在沙漠的垃圾堆边上,不远处事坟堆,生活用品所需的得步行40分钟开外的地方手提回来,沙漠炎热干燥缺水,邻居是那种几年不洗澡的异族人,但是在这一边土地上,自己才是个异族人,尽管如此,她拿出所有的真善来和周围的人相处。她在这里当老师教撒哈拉威的女人念书识字,把自己的东西送给他们,给人看病,用指甲油补牙等等等。不得不说她是一个热心肠的奇女子。
沙漠饭店中,妈妈从台湾寄来的粉丝,他和荷西解释是雨!还解释头头是道。用棺材的包装壳做了桌子当做自己的嫁妆,(还有荷西捡来的骆驼壳也是嫁妆),荷西冒着酷暑做成了一张像模像样的桌子。学习识字里面的女孩九岁就要结婚,出嫁当日会和迎亲的人打架,说这是习俗,出嫁会在众目睽睽之下的隔壁房间失去贞洁,才九岁啊!竟然还有这种文化,多么得不可思议!总会有种种不可思议的奇闻轶事。
可爱的荷西会潜水,驱车几百公里开外去的海边潜水抓鱼,倒是抓到了很多很多,廉价卖给饭店,小贩,又去饭店高价吃了个饭,回家用洗衣机洗衣服吧装着支票的纸洗没了,辛苦一天的打渔钱就这样没有了,轻描淡写地开心而又十分疲倦的一天。
《亲爱的三毛》让我看见和蔼可亲的三毛,用自己的学识和经历告诉来信的她所经历的生活,告诉生活需要坚强、勇气、还有智慧。那些被三毛回信的人该有多么幸运。
也许以上的所有是三毛成年,成大人好些时间后的样子。《雨季不再来》是少年时间,求学时期的经历,在西班牙求学,家里的生活费给的很少,她会吃酱油拌饭,连着一个月,学习上刻苦努力用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