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读后感‖书中书,处于世界的生命

读后感‖书中书,处于世界的生命

作者: 青巧 | 来源:发表于2018-02-10 00:18 被阅读0次

    看完〈苏菲的世界〉感觉很神奇,父亲(艾勃特)为给女儿(席德)生日礼物而创作了有化作老师的艾伯特和学生的苏菲的讲义。哲学真是一个神奇的东西,你自以为的操控也有失控的时候,苏菲和艾伯特就成功的脱离了少校的控制。从那本讲义里逃了出来,与形形色色的书中人物相遇。好像每一个被创造出来的人物都有自己的思想,以至于被创造者总想逃离创造者的手心。突然想到孙悟空想脱离如来佛祖的掌心,可结果是孙悟空自以为逃离了,其实根本没有脱离。创造者与被创造者之间或许有种奇妙的联系。像席德似乎能感觉到苏菲一样,很奇妙的感觉。

    从文艺复兴到当代的社会,不得不说思想上的影响是巨大的,人们对哲学的研究不断,对人性的思考就不会断。一开始的信奉上帝到现在了解的宇宙大爆炸生命的诞生,无不标志着人类的进步以及人类对自身的思考。

    小时候好奇自己是哪里来的,问父母,父母会说,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从垃圾堆捡的,泥巴捏的。很少有父母正正经经告诉孩子,是精子和卵子的结合才孕育出一个小生命。在西方的父母很认真的告诉孩子是怎么诞生的。西方和东方的教育方式完全不同,但二者均有可取之处,或许结合后的教育方式更成功一些。

    就思想哲学类西方教育的比较好,类似《苏菲的世界》这类哲学启蒙可以让孩子更早的思考一些问题以达到促进脑发育的作用。

    这本书可以说越读越有趣,前半部分纯理论教学以了解历史,为其后做铺垫。后半部分突然发现原来这本书是正读的这本书中的书。席德作为第一阅读者的话,那我就是第二阅读者。书中各个情节的衔接也很有趣,镜子可以说是打开了爱丽丝去往仙境的钥匙,不仅如此,童话故事人物的出现增加了阅读兴趣以及情节的丰富性,更是将故事一次又一次推到高潮。

    这本书隔了好久今天终于看完了,也算完成了我的一个小目标。毕竟这学类的书籍有着枯燥,难以读下去。耐着性子读完也是对我的磨练了。这本书还是蛮有教育意义的,可以学到很多。可是我依旧不知道弗洛伊德说的梦是结合前一天的事来解是否真实,梦都赋有伪装和抽象意义,即使是联系实际发生的事情也很难联想到什么,这大概就有利于解梦大师的钱途了。潜意识的东西才是最真实的,一不小心暴露的或许就是他藏在内心的想法,无意之举或许才是真正需要注意的地方。哲学学到一定程度后理性愈发强烈,真正理性的人大概都是疯子,因为太理性以至于和那些正常的公民有了差别而鹤立鸡群。但优秀的人往往都是少数。

    其实看来看去觉得很多事情像一个圈,来回往复,彼此循环。生命起始与生命终点大概是一个道理,有时候生与死也不是那么重要了,不管生怎么样终归要死。或许有人说终究要离开,一切岂不是都没有意义了,这一类人的想法是消极的,纵观你经历过的人生你觉得有意义吗?你难道不记得那些快乐而难忘的回忆了吗?假若人生里的回忆没有波澜那才是真正的白活吧,如果真是那样的话还真应了活着浪费空气死了浪费土地这句话。何况死后还能知道什么呢,所以啊,活在世上就应该精彩,潇洒!或许死后也像书中提的那样处于一个永恒空间,世人看不到摸不着,二者又相安无事。不管处于什么状态,大自然的规律一定不会差,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思想上的变化才会引发人生轨迹的改变。我在路上,不止于此,阔步前行。

    读后感‖书中书,处于世界的生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后感‖书中书,处于世界的生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fxc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