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名师,不只是读名师课堂,读名师专著,也要快餐式地读一读名师观点,名师观点不仅是其经验的分享,更是其人生观世界观的体现。
他们的认知,他们的世界,藏在不经意的一言一行中,我喜欢穿梭于他们不二的思维力中。
第一次“认识”武凤霞是缘于一篇文章,是上个学期开展的一次教研沙龙活动,我们一起研读了她的一篇文章,当时就只觉得那篇文章讲得好有道理。第二次“认识”她是缘于一个讲座,她讲的是《古诗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这一次从视频中不仅见识到她深厚的语言功底,更领略到她扎实的古诗文基础,从一个诗人到一类诗,据经引典,可谓吐字生花!
第三次“认识”还是一篇文章,因为比较“熟悉”又很喜欢,看到她的名字就忍不住捧起来读。她写的是《语文老师要写点东西》,这题目一看就很在理,我们大多是自知而不为型的,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所以我更好奇武老师怎么分析这个事。
她以期末评语切入,首先指出很多老师连像这样的不用理论支撑、不用论述论证的、以白描为主的句群也是不能高质量完成的,而且更多的时候是叙述语言的寡淡无味,连文从字顺这一基本要求也做不到。叙述不讲层次、语言信马由缰的现象也不在少数,甚至还常常看到不少缺少句子成分、用词不当的病句等。
这一连罗列出来的种种问题都指向我们的老师太不语文了,尤其是语文老师不语文,如何有足够的能力教会学生语文?
确实让人堪忧!
现实就是老师们不写文章,而且不会写文章。想想确实如此,我自己就是个例子,学生时代多能写啊,文思泉涌,从来不觉得写文章有多难,然而,工作后,常常觉得思泉枯竭,有时还词不达意!这都归究于懒得写少写!所以,想保持文思敏捷,还是得写点东西啊!
这让我想起了冉茂娟老师,前段时间有幸听了她关于写作的分享,无独有偶,跟武老师的一些观点极其相似,尤其是对语言的敏感这个观点,只有对文字有足够的敏感,才能娴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才能用自己的写作实践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写作练习。
原来名师成功的路都极其相似,名师的思维力也是极其相似。追寻名师,就从追寻他们的脚印开始吧。
网友评论